我院党员先进典型——魂牵梦系这方土

时间:2015-12-30    作者:管理员    点击:7725次
——记襄阳市农科院正高职高级农艺师、湖北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李有明
 
     2015年7月,年满60周岁的李有明从襄阳市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所长岗位上退休后,主动找到院负责人,要求继续留在玉米科研团队,继续从事钟爱的玉米科研工作。这个土生土长的襄阳人,从一个放牛娃成长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对黄土地的眷恋和热爱,化作对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事业的无比执着,一干就是36年。植根于科研和生产一线,他憧憬着让黄土生金;耕耘于田间地头和乡土讲坛,他尽情播撒着科技的火种。他把青春和激情奉献给襄阳农业,用勤劳智慧凝结出一项项成果。8项国家和省级农业丰收奖,13项科技进步奖,5项农业地方标准,20余篇高水平论文,600多次讲座,数十万次答疑解难,是他在职业生涯交给这方水土的满意答卷。他的付出不仅得到农民的认可、同行的称赞,也获得上级的嘉奖,先后被授予襄阳市劳动模范、“百亿斤”粮食大市建设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市直农业系统“人民满意好干部”等称号。
 
魂牵梦绕农技推广
     李有明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年从襄阳农校农学专业毕业的农技人员。在襄阳县工作的十八年中,他从最基层的乡镇农技员干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心中惦记的始终是生养他的这方热土。每为农民推广一个好品种、新技术,他都要付出全身心的努力。为了试验栽培新技术,他曾连续三年吃、住在村组,时常端着饭碗跑田头,无惧起早贪黑、烈日严寒,观察记录下十几万个科学数据。1993年,几经考察论证后,引进了高产优质杂交稻新品种Ⅱ优501,在襄阳县安排了5处对比试验均比当家品种汕优63明显增产;第二年他立即在全县各生态区安排15个百亩示范片,3个5000亩示范区扩大示范种植。先试验,再示范,接着宣传推广,该组合很快被全县农技人员和农民群众认识和接受,短短两三年内Ⅱ优501就成为襄阳水稻生产的当家品种。到1996年,仅襄阳县的种植面积累计就达150万亩,累计增产稻谷4200万公斤。18年间,优质小麦、杂交玉米、华杂油菜、水稻两端育秧、旱育秧、农作物专用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多项新品种、新技术就这样从科研院所传播到广袤的鄂北岗地。
    为了提高农业技术服务的效果,李有明总是把新品种、新技术变成看得见、摸的着的示范现场让农民有真切感受和应用欲望。为了把科研成果变成农民听得懂的通俗语言传播出去,他和很多农民成为朋友,在耳渲目染相互交流中、在厚积薄发日积月累中、在琢磨思考潜移默化中,他的讲座成为农民最期盼的乡土课堂。深入浅出的技术讲座,使农民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多年来,由李有明直接参与并主讲的农业技术培训活动达600场次以上,培训农民群众、农技人员和基层行政干部20多万人次,撰写技术推广文章、上报参谋建议报告近30万字,推广各类新技术110项、新品种150个,应用面积超过7000万亩,带给襄阳农民增产增收效益近40亿元。
 
驰志不渝科研创新
    2000年,李有明被调入新组建的襄阳市农科院,成为一名农业科研人员。2005年,在一次与院领导的交谈中,李有明萌生了一个新的想法,因为农业结构调整,襄阳市玉米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而农科院在玉米育种上尚属空白,生产上对优质玉米新品种和配套技术的需求十分迫切,于是自告奋勇向领导提出组建玉米科研团队,开展玉米科技创新。2007年,在他坚持不懈努力下,在院领导的关心下,玉米团队组建成立。带领着4名年轻人从零起步、白手起家,上西北、下海南,征集育种材料、建立核心亲本圃,开展加代繁殖、穿梭育种,一年当做两年干。凭着对生产实际的了解和丰富的生产指导经验,加上敏锐的分析判断,李有明确立了以夏玉米选育和配套技术研究为主攻方向的技术思路。在他和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农科院的玉米科研工作走上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7年间引进和自主选育的育种材料2000多份,年组配、鉴定玉米单交组合近3000份,先后选送10个玉米新组合参加湖北省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实现了普通玉米和特用玉米、春玉米和夏玉米、品种选育与配套技术、科研与推广的同步研究、协调发展。他主持培育的襄玉1317,以高产稳产优质高抗适应能力强为特点,已通过湖北省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现场考察,将在201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这一成果的取得,将填补湖北夏玉米品种的一项空白,可为襄阳乃至湖北夏玉米品种更新换代提供更优的选择。
    十年磨一剑,鲜花与掌声的背后隐藏了多少辛酸与苦楚,科研成果之葩离不开心血与汗水的浇灌。多少个日日夜夜夙夜不眠,多少个年节远离家乡,多少个烈日挥汗田间,在坚守与憧憬之间,永不熄灭的是对科技的追求、对黄土的热爱、对乡民的感念。2013年的酷暑那样难耐和难忘,乡村玉米地里裂开了半掌宽的口子,农科院的试验田中、青纱帐里,犹如蒸笼炙烤。天边的一片乌云,预示着一场暴雨或将来临。头顶草帽、身穿长袖工作服的李有明,顾不得擦一擦流淌的汗水、敞一敞紧贴的衣衫,抢着赶在暴雨来临之前做完这一季的亲本测交。这些测交是玉米团队连续多年工作的积累和延续,必须赶在花期结束前完成。远处,他的爱人急冲冲跑来,没到田头就喊:老李!老李!赶紧回家!老家电话,你妈不行了!亲人的噩耗,犹如突如其来的晴天霹雳,也犹如骤降的暴雨!差点栽倒的李有明,一下子虚脱的蹲在地上,眼泪忍不住夺眶而出。慈母病重却很少守护床前、端茶递水,如今慈母将逝竟不能立即前往!一头是不能放弃的团队心血,另一头是割舍不下的亲情孝义。几乎没有犹豫、没有迟疑,眼含泪水、压抑悲伤,虚弱的李有明站立起来,加快了手中的工作......两年过去了,有人问李有明当时怎么挺住并坚持做完测交的?他只是微微抬头,像是喃喃自语,又像是对着远处的天空说:哎,都过去了,还好老娘在天有灵,玉米团队的心血不仅保住了,还结出了果实。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光荣退休的李有明却没有在家歇息一天。老骥伏枥的他退而不休,继续带领着一手组建的玉米团队,为着更高的目标、更大的梦想砥砺前行。按照他的设想,要在“十三五”期间再培育出2—3个玉米新品种,再推广一些好技术,再培养几个业务骨干。他,要把自己的光和热无所保留得奉献给这片挚爱的“襄土地”。
 
                                                                                                                                                                                                                 襄阳市农业科学院办公室
                                                                                                                                                                                                                      2015年12月30日

(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