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 “五级联创”示范社达到二百多家

时间:2020-08-18    作者:管理员    点击:1070次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2018年9月启动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围绕着发展壮大单体合作社、促进联合与合作、提升县域指导服务能力三大任务,夷陵区创新方式方法,深入推进规范化建设,有效促进了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截至2019年底,全区注册登记农民合作社1298家(其中联合社17家),成员出资总额23.15亿元,农民合作社成员总数79036户。

  对标提能力,创优“示范社”

  所谓“五级联创”即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乡镇级示范社创建,夷陵区将示范社创建延伸到乡镇,目前五级示范社达到210家。

  为提升合作社管理能力,夷陵区组建了区乡40余人的农民合作社辅导员队伍,开展骨干队伍培训,完成农民合作社辅导员、示范社理事长轮训,选派骨干人才外出考察培训交流百余人次。督导农民合作社年报公示工作,2019年全区农民合作社年报公示率达95%以上。

  农民合作社在资源调配、技术服务、要素聚合上有天然优势,夷陵区围绕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统一分配推动专业化服务、规模化生产。全区近80%的大型农机设备入网农民合作社,80%的新型职业农民加入农民合作社,80%的农业技术专业人才联系农民合作社,统一购买生产资料1.4亿元,统一销售农产品近20亿元。全区“三品一标”总数达到120个,其中农民合作社持有率18%。

  创新抓发展,打造“活力社”

  2019年,夷陵区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147万元、区财政统筹100万元,支持鼓励农民合作社参与创建,安排70万元作为创建经费,兑现市级年度商标奖励补贴25万元,农民合作社的自我管理和市场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组织创新有亮点。夷陵区利用农民合作社对农民的聚集功能,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每个乡镇选取1-2个村开展村党支部领办农民合作社试点。如高山云雾茶叶专业合作社在报经组织部门批准后,成立农民合作社党委,下辖4个支部,网络党员276人,农民合作社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辐射带动作用显著提升。

  在管理创新方面,夷陵区在全省率先推广运用“农民合作社财务管理平台”。针对“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设立专项风险基金1000万元,放大10倍投放市场,利用三农贷(500万元)、扶贫贷(1000万元)等,解决农民合作社融资问题。累计发放农民合作社等市场主体扶贫贷款9190万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900多户。鼓励农民合作社与中邮集团等社会力量合作,在产品推介、市场营销、电商物流、融资贷款等渠道多方对接。选择在猕猴桃产业探索开展“农民合作社+原产地认证+邮政农村电商+邮政寄递+邮政金融”试点,全年销量达1.6万件。探索开展内部信用合作创新试点,给予晓曦红柑橘专业合作社500万元的内部限额融资权限,激励成员将闲置资金出资合作社,参与盈利分红。

  固本抓结合,形成“互助社”

  提升合作社质量的根本目的在于富农兴村。夷陵区将试点工作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以产业为纽带,用好“农民合作社+基地+技术站所(专业院校、科研平台)+农户+电商平台”等合作模式,通过土地流转、项目支持、产业培植、规模经营,充分激发土地活力,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全区流转土地面积15.5万亩,占全区耕地的31%,流转30亩以上的规模经营主体243家,面积11万亩。全区农民合作社年经营收入达12亿元以上,分配盈余1亿余元,对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贡献率达5%。

  为助力脱贫攻坚,夷陵区引导发展脱贫产业,搭建“农民合作社+村+贫困户”的扶贫网络,鼓励贫困户进入农民合作社,找到脱贫依托。发展以中药材为主的产业扶贫项目基地2050亩,涉及10个乡镇18个单位,争取区财政补助资金180万元。全区26个省级贫困村建立农民合作社207家,网络贫困户1761户,占26个村有劳动能力贫困户总数的82%。在贫困村实行农民合作社辅导员包村制度,指导农民合作社加强规范化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引导农民合作社参与脱贫攻坚。

(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