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生产问答

时间:2009-04-02    作者:管理员    点击:2664次

1、在香菇黑木耳生产中,地潮湿,大量蛞蝓出现,给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请问:用何药防治,该药品在何处购买?

 蛞蝓又名鼻涕虫,主要危害香菇、银耳、平菇、黑木耳、蘑菇等。多为白天潜伏,夜晚出来咬食子实体,会影响食用菌产量。可在傍晚蛞蝓活动的地方喷洒来苏水,或在其爬行过的路线上洒高锰酸钾溶液。也可在蛞蝓活动处,用5%的食盐水喷洒,或每隔3—4天撒1次石灰粉。主要用生物防治方法:不提倡用药,因为平菇生长期短,用药对人体伤害较大,用药后一个长时期才能上市交易。防治办法主要是:通风去湿、保持干燥。实在不行用药就在房间四周,用蔬菜杀虫霜(用药要稀释),但不要直接用在平菇上。
2、让香菇春季多出菇有哪些技术措施?
一、降温保湿:根据以往的气候特点是:进入4月份后,外界环境温度开始快速上升,当气温上升到20度时,就应进行降温。对采用大棚栽培的,在棚顶加一层草帘或在棚的两边加厚遮阴物。用阴棚栽培的可在棚顶加盖杂草与不易落叶的树枝,增加遮阴度,在水源充足的地方可采用菇棚沟内灌流动水降温,棚内温度最好控制在28度以下,尽可能降低温度,延长出菇期。
二、变温催菇:平时调控棚内环境温度在15—28度以内,夜间揭开覆盖的塑料薄膜,掀开两边薄膜,增大通风量降温,拉大日夜温差,促菌棒快速转潮,创造适宜的出菇条件。
三、菌袋补水:一般菌袋基质含水量在40—60%都能正常出菇,如基质含水量低于40%时,菇蕾就很难形成,需及时补水。补水的方法有:(1)注水器补水,此法宜采用菌筒尚好,营养还比较充足的菌棒,在注水的同时加入食用菌专业用的营养素,补充菌筒的营养不足。(2)浸棒补水法:对出菇快要结束,只能再出一、二潮菇的菌棒,可利用专设浸水池或利用棚内的清洁沟,将沟底铺上塑料薄膜,菌棒用8号铁丝在菌袋二端打几个15厘米深的小孔,把轻的菌棒放在底层,一般的菌棒放在中间,再把清水放在沟内,以淹没菌袋为宜,上面用木板或石块压紧,浸3—5小时后重新排放出菇。
四、覆土出菇:对有的菌棒由于制棒时间迟,出菇量不多,菌筒营养足的菌棒,由于棚内温度升高,菌袋的出菇会受到影响,为延长出菇,可将菌棒在棚内进行覆土出菇。在覆土前先进行环境处理,场地做好灭菌消毒,覆盖用的泥土最好用蕉泥灰,这样既可由菌棒从土壤中吸收营养、水分及微量元素,还可降低温度5—6度,可大大地延长出菇时间。
五、适时采菇: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香菇的子实体生长迅速,如不及时采菇就会影响质量。为此每天都要观察香菇的生长情况,在香菇的菌盖没破膜前,6—7成熟时及时采收,必要时每天采2——3次,并做好及时销售与运输。
3香菇如何保鲜?
香菇保鲜方法很多,有速冻、冷藏、化学、气调、微波等方法。脱水冷藏保鲜的香菇应在采收前10小时停止喷水,长至八成熟时采收。采收后精选去杂,切除菇柄,根据客户要求分级,然后将香菇菌褶朝下摆放在席上,置于阳光下晾晒,秋季和春季晾晒34小时,夏季晾晒11.5小时。晾晒后的香菇脱水率为25%~30%,即100公斤鲜香菇晾晒后为7075公斤,这时手捏菇柄有湿润感,菌褶稍有收缩。将晾晒好的香菇分级后定量装入纸盒中,盒外套上保鲜袋后装入纸箱中,于0下保藏。 
  密封包装冷藏保鲜的鲜香菇应在精选、修整后,菌褶朝上装入塑料袋中,然后封袋,在0的条件下贮藏。这种方法一般可保鲜15天左右,适合在自选商场销售。
4、在香菇的袋料栽培过程中转色失败是什么原因?如何预防?
在香菇的袋料栽培过程中,转色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一旦转色失败,香菇则明显减产且品质下降,严重的会导致绝收。  
失败原因 ①培养料配方中的麸皮用量过多,造成菌丝营养过剩;②脱袋时菌丝尚未达到生理成熟,脱袋后菌丝继续营养生长,造成菌丝徒长;③脱袋后气温偏高(25以上)造成菌袋表面气生型菌丝徒长;④脱袋后气温偏低(18以下),表面气生型菌丝生长缓慢或停滞;⑤脱袋后菇床内湿度不足或遮阳不够,造成菌棒失水,抑制了表面气生型菌丝的正常生长;⑥发生病虫害。前三种情况往往造成菌棒转色太慢,菌皮过厚,颜色发黑,出菇明显推迟,菇量少、个体大,潮次不明显,秋冬菇比例大大下降。后三种情况可导致菌棒不转色或转色很浅,菌皮太薄,保护作用差,生产上表现为出菇快、朵小、畸形菇多,菇品产量和品质大幅下降。    
预防措施 ①培养料配方中的麸皮比例应在20%~22%,使用桑枝木屑时麸皮用量应小于20%。②菌丝达到生理成熟时再脱袋,其标志是:袋内瘤状凸起由硬变软,接种穴附近变成咖啡色,有香菇原基形成,菌棒富有弹性。成熟度适宜的菌棒,转色容易控制,出菇整齐、潮次明显。③掌握好栽培季节,脱袋时气温在20℃~25为宜。脱袋后如遇高温天气,则要加厚遮阳物,加强通风,提高菇床及环境的湿度,防止菌棒脱水;如遇低温,要盖严薄膜,增加迎风面篱笆的厚度,防止冷空气直接吹入菇床,中午前后要增光增温。④脱袋后菌棒失去保护,易失水或遭受病虫害侵入。因此,脱袋前菇床要进行消毒,并保持湿润状态,做到边脱袋边覆盖,膜内湿度保持在60%~95%。初次栽培香菇的农户,可采用破袋后先出一潮菇再逐步脱袋的办法,虽然费时但技术容易掌握。
5,广告上说液体菌种优点很多,我想购买液体菌种培养器从事食用菌的生产,请问应注意什么问题?
随着我国食用菌生产的发展,不少生产者开始注意菌种生产的现代化,液体菌种较传统的固体菌种有不少优点。广告上介绍的优点都存在,一些发达国家一些现代化企业纷纷开始采用,但广告上宣传的还不够全面,并不是每个食用菌生产者都能采用的,使用液体菌种应具备的条件:
1
、食用菌栽培应有一定的规模,因为液体菌种生产设备投入较大,不是只买一台机器就能实现天天供种的,
2
、液体菌种必须随生产随用,不宜贮藏和运输,
3
、液体菌种要求良好的培养环境,投入较高,
4
、液体菌种生产要求较高,必须有专业人员管理。因此有大规模周年生产的食用菌企业较适用液体菌种的方法,广大个体生产者还是以固体菌种为好。您有条件、有兴趣的话不妨自制或购买小型摇床,试验液体菌种,设备简单,成本低,风险小。
6、 春季气温逐渐回升正是香菇长菇的高峰期,但春季气候多变,时晴时雨,温度时高时低,怎样才能达到优质高产?
做到四要四防,才能达到优质高产。
一、喷水管理要看天,防霉菌春菇生长期的喷水,要在连晴天气菌筒表皮稍干时进行,防止湿度过高,造成霉菌烂筒。上午采完菇后,用喷雾器往菌筒表面喷水,喷后菌筒晾30分钟覆盖薄膜。阴雨天不喷,菌筒湿润不喷,采前不喷。
二、菇床盖膜要灵活,防缺氧春季湿度偏大,每天要结合采菇揭膜通风,防缺氧,采后盖膜。气温高于20,盖膜两头要揭开通风,闷热天或雨天,盖膜四周全揭开,使空气流畅。菌筒浸水重回菇床时,早春气温低或寒流袭击时,薄膜要罩严3天保温使菌丝复壮;气温高于25,每天揭膜通风23次,促其生长。
三、干湿交替要适度,防失控 出菇期干湿交替要适度,防失控。每采完一潮菇后,要揭膜通风8~10小时,让菌筒表面稍干,晴天再喷水,白天盖严薄膜,使菌丝复壮,晚上12时之后揭膜通风1小时,让低温刺激,促使菇蕾发生,连续3~4天即可。
四、采菇加工要适期,防开伞 春季香菇采收太早,将会影响产量;采收太迟又易开伞,重量减轻,降低商品价值。一般在八成熟,即菌膜已破,菌盖尚未完全展开,还有少许内卷,形成“铜锣边”时采收,当天采菇当天加工。
7香菇畸形菇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香菇子实体生长过程中,常常出现“蜡烛菇”(有柄无盖),“松果菇”,“荔枝菇”(菌盖结团无菌柄或不开伞),称为畸形菇,属生理性病害。畸形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1  品种选择不当   如海拔高的山区,应选中,低温菌种为宜,若误用高温型菌种,冬季菇蕾一出现,遇低温便萎缩不长,形成“松果菇”。
    2  发菌管理不当   在菌丝体培育期间,如果发菌室光照过强,靠近窗口的菌袋原基提早形成,袋内菇蕾早现,受袋壁挤压,无法正常伸展,因此脱袋后第一批菇容易出现畸形。
  3  脱袋转色不合标准   有的菇农单凭菌龄,而未掌握菌丝成熟的条件,因此,脱袋转色差,菇态畸形。
  4  菌筒浸水不适宜   早熟品种一般长菇2--3批后,菌筒水分下降,需浸水补液。但有的菇农采用的是晚熟品种,也跟着浸水,由于晚熟品种正处于形成原基时期,一遇水分刺激,迫使原基提早分化,只长菌柄,形成了“蜡烛菇”。
 5  控湿保温不合理:冬季气温低,菇床上薄膜罩不严,受寒风袭击,正在生长的菇蕾就萎缩干枯成畸形;相对湿度低于70%时,则会出现菇柄柔软或空心。
8、防止畸形香菇发生的措施是什么?
1  了解菌性,防止引种失误   栽培前首先需弄清菌种特性,选用合适的品种,以此安排接种季节,推算预定的接种时间。
  2  
了解菌丝成熟特征,防止盲目脱袋   脱袋过早,菌丝未达到生理成熟,变异菇就多。菌丝生理成熟应掌握一个菌龄,三条标准一个菌龄即从接种之日起,经过60天左右:三条标准是,袋内瘤状突起的泡状菌丝占整个袋面的23;局部出现棕褐色;手握菌袋有松软弹性感,此时脱袋才适宜。
3  
掌握转色规律,防止温度失控   转色期间要注意气温变化,头3天在25以内,菇床上的盖膜不必揭开通风。在正常情况下12天转色结束,3天后出现第一潮菇。转色要求温度不低于12,不高于25。出菇最佳温度为15
 4  
掌握变温原理,防止温差刺激不够   变温适当,出菇多,形态好,无畸形菇。正确的变温法是白天用薄膜罩住菇床,晚上12时后揭开薄膜1小时,使日夜温差在10以上,菇蕾大量发生。要求在转色后连续变温3--4天。
   5  
及时适量浸水,防止水湿过高过低   菌筒含水量低于40%时,出菇难,小型菇多,一般以菌筒的重量比原来下降30%,即可进行浸水,以吸水后达到制袋时重量的95%就足够了。若吸水过饱易造成菌丝呼吸困难,影响正常长菇。
  6  
催菇方法要适当,防止偏干偏湿   每采完一批菇后,必须揭膜通风6--7天,使菌丝吸收足够的氧气,以恢复生长能力,然后转入喷水保湿,干湿交替,催促下一潮菇蕾发生。
7  
适时采收,防止过熟   在菇盖有卷边、菇柄适中时采收,每天采菇1次,春季产菇高峰期,有时每天要采2次。
9袋栽黑木耳烂棒原因?
1、品种选择不当。菇农往往错误地将在段木上栽培表现良好的菌株,不经过适应性和抗霉性试验,盲目地应用于袋料黑木耳上,由于菌种不适应环境,发菌缓慢,引起杂菌感染,发生烂棒。
2、季节安排不当。一种情况是春栽黑木耳接种期安排过迟或秋栽黑木耳接种期安排过早,造成养菌期间超温,菌丝体内细胞质营养液流出,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表现吐黄水现象。出现吐黄水的栽培袋,袋内其它菌丝被粘液包围,生理活动受到限制,菌丝逐渐死亡,高温高湿条件下各种杂菌趁机感染。出耳期间遇30以上高温天气,造成了实体分化困难,菌丝体停止生长,发生不出耳或流耳现象,杂菌感染菌棒,引起菌棒局部或全部变黑腐烂。
  另一种情况是秋栽黑木耳栽培季节安排过迟或春栽黑木耳接种期安排过早,发菌期间气温低于20,菌丝生理活性低,发菌缓慢,不能迅速地占领培养料,则引起杂菌感染,导致菌棒腐烂。
3、养菌期间管理不当。发菌前期黑木耳菌棒所处的室温较低,引起个别接种穴菌丝死亡,感染杂菌。发菌后期,气温渐渐升高,加上菌丝体呼吸作用放出热量,当气温超过25时,没有及时采取通风降温措施,发生烧堆闷菌现象。另外发菌期间通风不良,不能有效地排出培养室内的一氧化碳和其它有毒气体,使菌丝活动受阻,活力下降,引起杂菌感染。
4、耳棚未清理干净或靠近污染源。生产中使用原来出耳的耳棚,在采耳过程中培养基、子实体及已受感染的塑料袋及其它污染物未清理干净,耳棚未经过消毒,成了杂菌繁殖的培养基。有的耳棚直接靠近污染源或使用了被污染的水,直接产生杂菌,引起菌棒腐烂,造成经济损失。
5、出耳期间水分管理不当。在木耳原基形成期,浇水过早,木耳原基未封住划口,浇水流进或渗入划口内,造成感染。木耳原基分化期,刚形成的子实体原基处于芽孢状态,芽孢因吸水过多而发生细胞破裂。划口处菌丝停止生长而退菌,形成的子实体原基失去菌丝营养供应而停止生长,造成霉菌感染或流耳。
6、耳棚内通风不良。生产中由于耳棚选址不当,或棚顶、棚周覆盖物太厚,或通风不及时等原因,使耳棚内缺氧,一氧化碳和其它有毒气体积聚,木耳菌丝生活力下降,子实体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为杂菌繁殖生长提供条件,以致发生烂耳或流耳现象。
7、采耳过晚。黑木耳子实体营养丰富且又是胶质状,采收不及时,子实体老化变薄,失去弹性,不但质量差,而且极易产生霉菌,造成流耳、烂耳现象。
10袋栽黑木耳烂棒的防治对策有哪些?
1、选好菌种:选择菌龄在3545天,发菌良好、菌丝洁白,生长粗壮,抗杂性强、产量高、耳片大、肥厚、颜色深的黑木耳菌种。经过试验,在生产中表现较好的有Au01Au02Au03Au04等菌株。
2、科学安排栽培季节:黑木耳栽培分春栽和秋栽,秋栽接种期一般安排在89月,当气温低于30时接种,春栽接种期一般安排在旬平均气温上升到20往前推6065天接种,不同地区应根据海拔高度不同适当提前或推后。
3、适温养菌:黑木耳菌丝在发菌阶段需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进行,发菌温度在536之间,最适温度为2428。秋栽黑木耳在发菌的前期和春栽黑木耳在发菌的后期,当气温起过25时,每天至少应给培养室通风23次,且晴天通风须在早晚进行。另外春栽黑木耳在发菌前期,当气温低于20时,应给培养室加温,使培养室温度达到2224
4、管理科学:黑木耳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温、湿度和通风的要求是不同的。在木耳原基形成期,保持相对湿度在80%左右,并适度通风。在原基分化形成期,珊瑚状耳芽相当幼嫩,保持相对湿度80%-90%。此时如果湿度过大,应立即停止喷水35天,耳基稍干后再浇水,在子实体生长阶段,为促进耳片快速生长,要坚持三干七湿的原则,加大通风,干湿分明,相对湿度保持在90%-95%之间
5、适时采收:当子实体耳片充分展开,边缘变薄,耳根收缩、八分成熟时采收。采收时一手握住菌棒,一手捏住耳根,轻轻旋转,不能在菌棒上留有耳蒂,以免引起杂菌感染。(浙江省龙泉市农业局经济作物站何建芬)
11怎样安全使用农药防治食用菌病虫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剧毒和高毒农药不能在食用菌生产中使用。现在世界各国对食品中的残留农药检验都非常严格,农药残留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安全使用农药要掌握一下原则:
  1、在出菇期间,使用农药要十分慎重,农药沾染在蘑菇上,会造成食品污染。 
   2、禁止直接将有剧毒的有机汞、有机磷等药剂用于拌料、堆料;残效期长,不易分解及有刺激性臭味的农药,也不能用于菇床。特别是床面有菇时,绝对禁止使用毒性强、残效期长或带有刺激性臭味的药剂。   
 3、防治食用菌病虫害,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并根据防治对象选择药剂种类和使用浓度。如敌敌畏具熏杀和触杀作用,对菇蝇类的成虫、幼虫以及跳虫有特效,但对螨类杀伤力差;辛硫磷是一种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有机磷杀虫剂,除对菇蝇、跳虫有特效外,对螨类亦有良好的触杀作用,药效优于敌敌畏;若用辛硫磷加杀螨剂防治螨类,则效果优于其他农药。
    4、使用农药时,要先熟悉农药性质。滥用农药,有时会在覆土层或培养料表面形成一层有毒物质,影响菌丝生长,造成减产。
    5、尽可能使用植物性杀虫剂和微生态制剂,如除虫菊、鱼藤精、增产菌等制剂。
    6、保护天敌,不可滥用农药。
 
一、什么叫母种、原种及栽培种?
答:在食用菌菌种生产中,通常将采用子实体组织分离、孢子分离、或耳木、菇木基内菌丝体分离所得到的食用菌菌丝体纯培养物,及其转接的菌种称作母种,也称一级种。由母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称作原种,也叫二级种。由原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称作栽培种,或称生产用种,也叫三级种。
二、采用组织分离法培育菌种要经过那些步骤?
答:1、选择种菇:挑选蘑菇、香菇、平菇、金针菇、猴头菇、竹荪等栽培食用菌,以及白灵菇、杏鲍菇等纯化中的食用菌,采收后装入无菌纸袋内。
    2、组织分离:在无菌条件下,先用酒精对菇体进行表面消毒,然后手执菌柄,将菇撕成两半,用消毒后的手术刀在菌盖、菌柄交界处挑取一小块菌肉,移植到PDA斜面上。
    3、培养观察:在25条件下培养。培养期间,经常检查,淘汰污染培养物。培养10~15天后,转管培养即可。
三、为什么说菌种不宜多次转管?
答:食用菌的菌种是菌丝体的纯培养物。多次转管会出现菌丝生长缓慢,或出菇推迟、出菇少,菇形小、质量差,甚至出现不出菇的绝收现象。以上均称为菌种退化现象。所以,菌种不宜多次转管。
四、菌种污染率过高应该怎么办?
答:菌种培养期间,母种染杂率≤5%或栽培种染杂率≤10%,属正常现象。去杂后可按计划利用。若母种染杂率>10%,栽培种>20%,则表示污染率过高。母种污染率过高时,剩余菌种应改变用途,可作为栽培种直接用于生产。栽培种污染率过高,剩余菌种应加大用种量。若母种污染率超过20%,栽培种超过30%,均不宜作为菌种应用于生产,可直接用其栽培出菇或出耳;或全部淘汰,将其灭菌后掏出培养料用于食用菌代料栽培。
五、什么叫液体菌种?液体菌种可否贮藏?
答:用各种液体培养基生产的菌丝体纯培养物称液体菌种。由于生产液体菌种需要特殊设备和较高的技术条件,加之培养好后极易老化自溶,即使在4~10下,保藏时间也不宜超过20天。
六、优良菌种的标准是什么?
答:优质菌种的质量标准主要是纯、壮两条。纯,即为一种菌丝体的纯培养物,不得混入杂菌及其他菌种。壮,即为菌种生长正常,长势旺,再生能力强。
七、怎样检查菌种质量?
答:检查原种、栽培种质量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查阅制种记录,核对是否名符其实。2、计算菌种成品率。3、调查菌种培养时间:一般长满25天左右为正常。4、做生产试验。
八、为什么不能用生料或发酵料制平菇菌种?
答:用生料或发酵料接种后所得到的培养物,必然混有杂菌。做菌种时,播种后料中、空气中的杂菌,加上菌种中的杂菌内外夹攻,必定来势凶猛,不可收拾。
九、代料栽培香菇需要准备哪些原料?
    答:现以杂木屑为主要培养料,生产规模为10000袋为例,说明如下:
    1、杂木屑:每袋装干料0.8公斤,10000袋需木屑8吨。2、麦麸或米糠1.6~2.0吨。3、白糖100公斤。4、熟石膏粉100公斤;或生石膏粉200公斤。5、低压聚乙烯塑料袋10000个;或塑料袋料筒80公斤。6、封口胶布40~50筒。7、塑料薄膜50~60公斤。8、其他:酒精、甲醛、高锰酸钾、多菌灵或托布津、生石灰、线绳等适量。
十、袋栽香菇如何安排接种穴?
答:目前,55厘米长的菌袋通常是5穴获7穴接种。单面接种,通常为5穴,双面接种,可用5穴也可用7穴。两面的穴交叉错开。
十一、为什么要菌筒转色?怎样进行转色管理?
答:脱袋排场后,菌筒是否转色,转色好坏,直接影响袋栽香菇的经济效益。转色形成的菌膜用一定的韧性,相当于菇木的树皮,具有调温保湿、防止杂菌侵入的作用。
转色管理可分三步:1、脱袋后第一周,以保湿管理为主,通风降温管理为辅。2、第二周,从保湿为主逐步过渡到通风保湿相间,直到通风为主。3、第三周,适当通风,至菌筒完全转色。然后采取措施,扩大昼夜温差。
十二、转色期间可能出现那些异常现象?怎样补救?
答:转色期间,可能出现气生菌丝徒长,难转色,局部转色、转色过淡等异常现象。相应的补救措施如下:1、转色过淡:覆盖塑料薄膜,喷水保湿,或场地漫水,提高菌筒周围的空气湿度,诱发菌筒转白、转色。2、局部转色:切除污染杂菌部分,将剩余部分伤口粘草木灰,单畦排放。3、菌丝徒长,难以转色:加强通风,必要时将塑料薄膜全部揭开,给菌筒创造偏干的环境。或用2%石灰乳涂刷、喷洒菌筒,强制气生菌丝倒伏、转色。4、菌皮太厚,成铁锈色:脱袋后若气温高于25,可于中仅午前后将畦两头的薄膜揭开通风排湿,并增加菇场庇荫度。
十三、袋栽香菇怎样进行人工催菇?
答:菌筒转色后期,及时给予适量的温差刺激。白天18左右,夜晚10左右。维持较高的环境湿度(85%左右),并给予适量的散射光。
十四、袋栽香菇产生畸形菇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
答:1、大脚菇:对于高温型品种如果制筒较迟,出菇时遇低温影响而形成。防治方法是根据选用的品种对温度的要求,合理安排栽培季节。2、空心软柄菇:菌筒失水严重,空气湿度偏低,气温偏高,幼菇脱水而形成。防治方法是每采完一潮菇后应及时浸水处理。3、螺盖菇荔枝菇:高温型品种生理尚未成熟而又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催蕾出菇、低温型品种在生理尚未成熟时又在高温环境下催蕾出菇、培养基中氮源添加过多等都易产生畸形菇。预防方法是严格掌握品种的温型特点,安排好接种和出菇期,摘掉螺盖菇,养护好菌丝体,待气温、菌龄等条件适宜时立即进行催蕾出菇。4、葡萄菇:对于小叶品种,若麸皮添加过多或因拌料不均匀使麸皮等偏于袋的某一局部而形成。防治方法:配料合理,拌料均匀。5、拳状菇:装袋料松紧不一,料内供氧不均匀,打穴接种太深等而形成。防治方法是改装、修理装袋机,使之吐料均匀,装袋手握袋时要用力均匀,促使装料松紧一致,打接种穴不要过深,一般为1~1.5厘米。6、长柄菇、偏角菇:当菇棚内过分潮湿,出菇时遇高温气候,菌筒排放过密,光线太弱,二氧化碳浓度过高等而形成。克服办法是菇棚内挖沟排水,菌筒适当摆稀,加强通风。
十五栽培的香菇菌种应具备什么条件?
答:用于生产栽培的香菇菌种,首先应具有优良遗传性状,其次,菌中外观必须纯、香、白、壮、润。
十六、花菇是怎样形成的?
答:(一)形成花菇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菇袋发菌良好。2、菇袋含水率60%左右。3、菇蕾形成后,环境较干燥,白天空气湿度偏低(70~75%)。4、出菇时天气晴朗,昼夜温差大。(二)花菇形成的过程大体是:当菇蕾长到2~3厘米时,在上述天气影响下,夜间气温较低,香菇生长缓慢;白天气温较高,空气比较干燥,菌盖表面水分散失较多,无法正常分裂,而菌盖里面环境适宜,菌肉细胞可以正常分裂,细胞数目不断增多。这样日夜交替,菌盖表皮细胞的增加速度远远落后于菌肉细胞,到了一定程度,就出现了“皮包不了肉”的现象,菌盖表面就龟裂成白色菊花形或不规则的花纹。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亮花菇”。
十七、栽培香菇,各阶段的产菇趋势如何?
答:代料栽培香菇具有一次接种,当年见菇,连续收菇的特点。第12茬占各潮次所产香菇占4潮总产的比例依次为:第一潮55%,第二潮25%,第三潮15%,第四潮5%
十八、为什么有些菌袋发菌良好,接种很长时间仍不出菇?
答:其原因可能是:1、菌种传代次数太多,导致菌种退化;2、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双核同源,或双核菌丝脱单核化;3、接种时菌种混杂,同一袋接种了不同菌种。此时,应将菌袋另行管理,不要作为主要管理。
十九、怎样进行菇袋越夏、越冬管理?
答:1、越夏管理:已长过出菇的菇袋,容易吸收水分,也易被杂菌害虫所害。要防止夏季的高温高湿造成菌丝体死亡。荫蔽不足的菇场,要迅速采取措施,避免中午前后的烈日直射。伏旱年份,注意保湿,雨水多时,加强通风排湿。并及时防止杂菌害虫。2、越冬管理:采收秋菇以后,宜将菇袋堆放在避风向阳的地方,适当覆盖,增温保湿。
二十、为什么说不要让香菇被雨水淋湿?
答:被雨水淋过的香菇要保持菌褶菌盖的颜色十分困难,会使亮花菇变成暗花菇或平板菇,降低商品价值。且被雨水淋过的香菇需要更长的干燥时间,增加了生产费用。
二十一、什么是黑木耳的生活史?
答:黑木耳是一种两极性的担子菌。黑木耳成熟时,成熟的耳片腹面能长出成千上万个担孢子。每个担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成单核菌丝,不同性别的单核菌丝形成双核菌丝。双核菌丝分解、吸收和积累营养物质,不断生长发育,一旦条件适宜又能产生新的黑木耳。
二十二、发展黑木耳生产有什么意义?
答:黑木耳是一种滑嫩爽口、风味独特的食用菌,不仅营养丰富,还具有一定的药效,可润肠、清肺热、助消化,还可降低胆固醇、缓和动脉硬化及抗癌活性。另外,黑木耳的适应性强,生产原料多,发展黑木耳既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又能为国家创汇,也增加了耳农的收入。
二十三、代料栽培黑木耳常用的原料和配方有哪些?
答:代料栽培黑木耳的原料主要有:木屑、棉籽壳、稻草、甘蔗渣、玉米芯等含纤维素和木质素的代料。辅料有:石膏、麸糠、糖等。常用的配方举例如下:
1 木屑培养基:木屑78%、米糠20%、蔗糖1%、石膏粉1%
2 玉米芯培养基:玉米芯(粉碎)80%、蔗糖1%、麦麸5%、石膏粉1%
3 稻草培养基:稻草66%、米糠32%、石膏粉1%、过磷酸钙1%
4 棉籽壳培养基:棉籽壳93%、麦麸5%、蔗糖1%、石膏粉1%
二十四、黑木耳代料栽培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答:最常用袋栽和瓶栽,袋栽有吊栽、地栽、割环倒栽等多种形式。
二十五、代料栽培黑木耳如何控制耳芽的形成?
答:接种后要避光培养,当黑木耳的菌丝长满袋或瓶时,转入出耳管理。1、先在通风凉爽的地方见光3~5天,后开洞。2、菌袋表面消毒,可用0.2%的高锰酸钾或0.1%的托布津液擦拭。并注意打洞刀具的消毒。洞形为“×”或“√”型,长约1.5~2厘米,间距5~6厘米。瓶栽,应用纸遮光,瓶口去掉盖纸,在瓶口塑膜上扎孔以透气,并在膜上用墨或石灰划“井”字。
二十六、代料栽培黑木耳的日程如何安排?
1、黑木耳代料栽培的生产周期一般是从接种到采耳结束需70~120天。其中瓶栽需70~80天,发菌阶段25~35天,袋栽约110~120天,发菌阶段占40~50天。
2、生产季节:应尽量避开高温季节。出耳管理安排在春、秋二季较为理想。
二十七、为什么黑木耳栽培中易造成杂菌污染?
答:黑木耳是一种喜温、湿的胶质菌。生产周期较长,抗菌能力差,其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需要有一持续的较高温度(20~28)和湿度(85~90%),有利于杂菌的孳生和蔓延。
二十八、黑木耳代料栽培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答:代料栽培黑木耳的成功关键是克服污染。具体方法是:1、选育良种。2、提高成品率。3、选好栽培季节。4、加强水分管理:早期少喷,中、后期多喷,并根据温度、湿度及时调节。5、室外栽培。
二十九、什么叫平菇?
答:平菇是侧耳属许多种类共用的商品名称。目前国内栽培的种类主要有:1、糙皮侧耳;2、佛罗里达平菇;3、凤尾菇;4、金顶侧耳;5、鲍鱼菇;
三十、为什么平菇能够成为当今世界上栽培最多的四大食用菌之一?
答:因为平菇营养丰富,比较适口,加之具有多种温型的不同品种,适于多种原料、多种方式、多种场地、多种季节栽培。同时,栽培平菇投资少,见效快,操作简易,采收或迟或早,比较宽松,其生物学效率远远超过其他栽培菇类。所以价廉物美,产销两旺。
三十一、哪些原料可以栽培平菇?
答:凡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农副产品,如木屑、棉籽壳、废棉、甘蔗渣、玉米芯、玉米秆、花生壳、豆秆粉等都可以栽培平菇。
三十二、如何配制平菇培养料?
答:木屑、棉籽壳、废棉、稻草、甘蔗渣、玉米芯、玉米秸秆、花生壳、豆秆粉等原料,还可适量添加麸皮、米糠、石膏、过磷酸钙等辅料。下面是几种常用配方。
1、棉籽壳99%、石灰1%2、稻草99%、石灰1%3、木屑89%、石灰1%、麦麸10%4、玉米芯粉90%、米糠9%、石灰1%5、玉米芯或玉米秆;6、花生壳、花生秆78%、麸皮20%、石膏1%、糖1%7、甘蔗渣50~69%、木屑30~49%、石灰1%8、豆秆粉33%、棉籽壳33%、木屑32%、碳酸钙1%、糖1%
三十三、怎样堆制平菇的发酵料?
答:1、拌料建堆:棉籽壳加2%的石灰,加水拌料堆制。料堆宽1.0~1.3,高1.0~1.5。用塑料薄膜或草帘、稻草覆盖。2、适时翻堆:48~72小时第一次,共翻3~4次。3、发酵质量检查。
三十四、怎样选购平菇菌种?
答:首先应考虑下列问题:1、平菇的温性:应考虑其温性与当地气候条件是否相符。2、抗逆性:抗逆性强、生长快的菌种,是早熟高产的前提。3、平菇色泽:应根据市场动向,栽培适销品种。
三十五、用塑料袋栽培平菇有什么优点?怎样进行平菇袋栽?
答:(一)优点如下:1、袋栽可以成功地防止杂菌蔓延为害;2、不需购置栽培床架,直接在地面堆码菌袋即可;3、袋栽平菇对菇房保温、保湿要求不严;较易获得高产创造好效益。(二)塑料袋栽培平菇方法简介:1、准备塑料袋2、堆料发酵3、装料播种4、堆码发菌5、开口增氧6、出菇管理。
 襄阳农科院 罗敬东         


 

(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