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门市四两拨千斤整合财政支农资金

时间:2009-05-12    作者:管理员    点击:7586次
    农民日报讯(何红卫;张仕洪;贺庭汉)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政府大量投入。2006年至2008年,中央及湖北省财政在荆门市共投入1.21亿元,重点支持其农业基地建设、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和农产品加工等关键环节。如何用好、用活这笔钱?荆门市用以少聚多、以小博大的办法,整合使用这些资金,达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用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长期以来,各级财政对农业的资金投入是来源不一,用途各异:农业部门用于技术推广,水利部门用于水库整治,林业部门用于种树,国土部门用于土地整理等等。应该说,这些投入对支持农业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这些资金的使用方式有一个先天的不足,即“散”。以荆门市为例,由于该市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国家各部门对该市的农业投入每年都有数千万元。但由于资金分散使用,农业规模化经营始终难以迈上新台阶。财政资金的投入,往往带有“专项”性质,“买米”的钱不能去”打油”。
  因此,将分散的专项资金集中起来使用,是一项艰巨的改革。它既涉及部门间的利益调整,又要突破政策障碍。
  经财政部和湖北省财政厅批准,荆门市于2006年起,开始在京山县探索财政支农资金的整合使用试点。
  2006年,为把湖北将粮食大省建为粮食强省,省委省政府决定以京山国宝桥米公司为依托,组建湖北国宝桥米集团,提出了整合粮食加工企业“三步走”发展战略,实施“湖北一袋米”工程。荆门市紧紧抓住这一机遇,把资金整合与“湖北一袋米”工程建设有机结合,以国宝桥米产业为平台,将性质相同、用途相近的资金整合使用,力图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湖北一袋米”工程这件大事办成、办好。
  荆门市决策层强调:这项改革,各相关部门必须审时度势,以大局为重,以整体利益为目标,用最少的钱办成最大的事。
  要善于以少聚多京山县的这项改革,县委县政府要求明确:从大局出发,牺牲部门的短期利益,换取全县、全市甚至是全省的长期利益。国土、水利、林业、农业、畜牧、农机等相关部门丝毫不打埋伏,将6000万元支农资金全盘托出。县农业局将当年农业基地建设、优势农产品建设等10个项目的300万元资金全部拿出来,交给县财政集中使用。
  2006年、2007年,京山县通过项目整合,共集聚资金2.5亿元。其中,中央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2000万元,整合其他财政项目资金1694万元,带动项目单位及农民自筹投入21533万元。2008年,京山县继续以桥米产业为平台,以高档优质稻基地建设为重点,积极开展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整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4623万元。
  连续3年,各级财政对京山的农业投入达到共5000万元,但聚合的各项财政资金总量却达到了5421万元,加上引导的其他社会投入29430万元,全部资金总量达到了39851万元。这就是说,财政投入的引导性资金1元钱,就可带来大约8元钱的资金投入。
  2008年,钟祥市、沙洋县、屈家岭管理区先后被列入省级高档优质稻项目建设示范区,荆门市以此为契机,在全市范围内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当年,荆门市投入中央财政现代农业发展资金8600万元、省国有农场现代农业发展资金500万元,共9100万元,带动整合其他财政农业投入资金和社会投入资金32607万元。这意味着1元钱的引导性资金,带来了3元钱的资金投入。
  要有以小引大的智慧
  以小引大,就是把各项小钱集中变成大钱,办大事。
  2005年,湖北省实施“一袋米”工程,决定做大做强国宝桥米产业,并提出国宝桥米公司发展“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即第一步整合县内粮食加工企业,形成年产30万吨大米的能力,销售收入10亿元;第二步整合周边县市粮食加工企业,形成年产50万吨能力,销售收入达15亿元;第三步整合省内粮食加工企业,形成年产100万吨大米能力,销售收入过30亿元。
  2006年、2007年,荆门市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财政投入为530万元,其中用于国宝桥米集团的固定资产贷款的贴息就达到410万元,占该项投入的70%以上。2008年,荆门市将中央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340万元、整合其他财政项目资金1185万元、引导社会资金6290万元,共计7815万元,全部投入到国宝桥米集团。
  在强大的政府财政资金支持下,国宝桥米工业园当年形成年加工能力36万吨,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规模,实现了第一步走目标;2007至2008年,公司跨区域在京山周边的荆门、钟祥、安陆、浠水、天门等县市整合粮食加工企业,2008年加工大米53万吨,销售收入过16.6亿元,用两年时间提前实现了省委、省政府的第二步走目标。
  同样,荆门市利用资金整合的方式,3年连续投入5亿多元,改造中低产田2.4万多亩,硬化渠道294条229多公里,疏浚渠道312条181公里,在全市推广了物理和生物灭虫、稻鸭共育、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新技术20多项,全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

(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