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推产业发展 助力山村脱贫 ——襄阳农科院蔬菜团队扶贫攻坚记

时间:2020-08-24    作者:管理员    点击:3438次
    本网(张杰)讯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脱贫攻坚既要扶智也要扶志,既要输血更要造血,建立造血机制,增强致富内生动力,防止返贫”。自2015年开始扶贫攻坚开始,襄阳市农业科学院就根据单位特点精准定位,制定了“技术支撑产业发展,脱贫之时身有绝技”的脱贫攻坚战略,通过对贫困村产业特点进行分析,推动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充分利用单位的专业人才和资源优势提升当地种养技术水平和产品品质,专业技术人员培育种养大户真正实现了“授人以渔”。
初次到访 心寒如冰
    2015年初夏当蔬菜团队第一次来到保康县城关镇堰塘村时,村里狭长而陡峭的山路就给扶贫队上了难忘的一课,车开到村委会就再也无法继续前行,到全村各个小组或村民家里就只能通过骑摩托车或者步行了,最难走的小路只能手脚并用艰难爬行,全村大部分都是土坯房,一家一小块土地上种的基本都是玉米或苦荞,收获的庄稼只能通过肩扛手提运送,偶有一小片菜园种着的月豆、黄瓜碧绿青翠甚是喜人。通过走访调研发现整个堰塘村共303户,1083人,其中贫困户213户,664人,接近全村人口的70%,因病、因学、缺乏劳动力、没有增收产业是该村贫困户的典型特征。全村版图面积有25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却只有2213亩,平均海拔达700余米,素有“九山一地”之称,由于海拔较高,种植的蔬菜品质较好,特别是马铃薯、香葱、韭菜、辣椒等蔬菜常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但种植技术落后、品种严重老化、劳动力匮乏、提篮小卖的种植销售模式严重制约了当地蔬菜产业的发展,蔬菜种植户少之又少。
精准施策  信心满满
    习总书记曾说过:“要脱贫也要致富,产业扶贫至关重要, 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牧则牧、宜林则林,要树立“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发展理念,发展符合当地生态环境、人文特色、历史文化、资源优势的产业,只有把产业和贫困地区的特色与优势相结合,才能让扶贫产业真正扎根于贫困地区长远发展”。为了保证让贫困村能够有自己的造血功能,蔬菜团队根据调研结果确定在当地发展二高山蔬菜产业。    
    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堰塘村能够用于蔬菜种植的土地资源少之又少,且大多存在有地没水、有水没地的状况,如何让村民自愿发展蔬菜种植,成了摆在蔬菜团队负责人王四清面前的一道难题,为此王四清带领蔬菜团队成员跑遍了各个小组,找好了土地就近修建简易蓄水池,有好的水源就铺管引水到地头;缺乏良种就引良种开展品种筛选,缺乏技术就开展技术研究集成;缺乏信心就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建立信心。襄阳市农科院蔬菜团队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通过两年的示范带动,堰塘村开始有小规模的蔬菜种植了,3亩5亩的香葱,10亩8亩的韭菜、20亩30亩的辣椒、黄瓜,眼看着面积一天天扩大,收入一天天提高,离脱贫的目标一天天接近,大家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增产不增收  调整扶贫路
    在蔬菜团队全体成员的努力下,堰塘村2017年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50余亩,马铃薯种植面积300余亩,蔬菜种植收入200余万元。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天灾和盲目乐观的扩张给团队成员浇了一大盆凉水。
    2017年夏天,堰塘村一连下了五天的大雨,大雨过后的马铃薯花格外娇艳,也预示着马铃薯的丰收。这一批即将收获的马铃薯是蔬菜团队从引进的诸多品种中筛选出来的两个新品种——费乌瑞它和中薯5号,两个品种早二高山地区种植具有产量好、品质好、抗病性较强的特点,7月当马铃薯从地里挖出的那一刻,大家的脸上堆满了笑容,连日的雨水让正在膨大期的马铃薯个头比往年大了近1倍,个头大的马铃薯有300克以上,通过测产平均亩产达到1700公斤以上,最高产接近2000公斤,看似不高的产量已经让在二高山上的堰塘村村民赶到很吃惊了,毕竟原来的亩产量只有1000公斤左右,个头最大的也不过150克左右。丰收的喜悦在大家的脸上挂了不到一天就被坏消息冲散——马铃薯个头太大,收购商拒收。种植户的满心感激瞬间变成了埋怨,团队成员们一个个低着头,不知该如何是好。关键时刻院长冯鹏鼓励蔬菜团队说:“成功的经验很宝贵,失败的教训更宝贵”。
    确实,不是所有的改变都会成功。在冯院长鼓励下,我们的蔬菜团队成员们重整旗鼓,一方面帮助当地种植户联系销路,一方面了解当地马铃薯消费习惯。通过深入调查,发现马铃薯的品质并没有下降,口感也和原来的主栽品种米拉、克A相差无几,只是当地人认知高山马铃薯就是小型马铃薯,个头大了反而都不认可了,为此,蔬菜团队负责人王四清决定改变思路,一方面引进米拉脱毒种薯,另一方面进行广泛宣传,推动新品种在当地销售,同时在其他蔬菜新品种的引进、筛选、示范中尊重当地的消费习惯,尽量选用更符合当地消费习惯的新品种替代老品种,同时推动堰塘村建立起规范的蔬菜种植基地来保证蔬菜种植规模,并编制了《有机食品  二高山辣椒生产技术规程》、《襄阳市有机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等地方标准规范当地种植,提高产品品质。同时采取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措施,为贫困户量身打造产业扶贫规划,取得了较好的扶贫效果。2019年,指导发展高山马铃薯415亩,蔬菜300亩,带动203户710人种植马铃薯、蔬菜,年人均亩增收765元,带动脱贫60户163人。现年51岁的张德国是堰塘村三组村民,家庭人口6人,由于父母年迈、儿女上学,2014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自从市农科院蔬菜团队入住堰塘村后,带来了资金、技术,给我们讲解了马铃薯、蔬菜产业发展规划,提高了我们发展马铃薯和蔬菜的信心”张德国说。2017年,张德国被院扶贫工作队选为科技示范户,发展马铃薯种植4亩,占自有耕地面积的51%,通过采用马铃薯新品种、新技术,亩产超过1500公斤,家庭人均收入增加3000元,于2019年成功实现脱贫。夏正敏,现年71岁,堰塘村二组村民,家庭人口5人,2014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2019年试验站连续两年向其免费提供750公斤脱毒种薯,复合肥300公斤,夏正敏更加大胆的扩大了种植规模,由原来的2亩扩大到现在的5亩,占自由耕地面积的59%。2019年,夏正敏通过种植马铃薯+蔬菜收入20250元,人均收入增加4050元,成功实现脱贫。
多重并举  推动多产业协调发展
    通过2017年度马铃薯滞销事件,让蔬菜团队看到单一发展蔬菜种植产业的潜在风险,通过与村干部的会商,大家一致认为“多条腿走路”才会走得更稳走得更远,为此,提出了“三养两种”产业模式。蔬菜团队与果茶团队、畜牧团队、粮作团队联合扶贫,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实现循环经济,秸秆喂牛羊、菜叶喂鸡鸭、畜禽粪便种果茶、蔬菜,果茶、蔬菜产业带动采摘旅游产业发展、采摘旅游促进果茶、蔬菜销售。四年来,带领村民发展蔬菜、马铃薯种植4000余亩,发展无公害香菇种植50000袋,生态土鸡养殖80000余只,生态山羊养殖1500余只,生态黑毛土猪养殖1200余头,联系中药材产业公司合作种植中药材皂角刺100亩20000余株。培养了多个产业发展致富带头人,培养蔬菜、马铃薯种植大户33户、生态土鸡养殖大户4户、山羊养殖大户2户、生态黑毛土猪养殖致富能手3户、香菌种植大户1户。在蔬菜团队的推动下,2019年堰塘村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同时也拉开了乡村振兴的大幕。
胸怀非一  才高知大
    堰塘村在襄阳市农业科学院蔬菜、果茶、畜牧团队的帮助下,发展蔬菜、果树种植、畜禽养殖产业而脱贫的消息不胫而走,许多蔬菜种植企业、协会、合作社及蔬菜种植村主动与襄阳市农业科学院蔬菜团队联系,希望得到蔬菜团队的帮助,团队成员深感责任重大,既为能够帮助村民致富而自豪,又为产业快速发展而忧虑。团队负责人王四清几次三番地勉励团队成员说道:“既然我们肩负着这份使命,我们就应该竭尽全力保障本地蔬菜供应的安全,我们不能够决定市场行情,但我们可以给种植户提供合理化建议,让他们不受损失”, 2016年以来,蔬菜团队与谷城园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7个蔬菜生产企业,襄州驿寨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9个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宜城是王集镇中心村等6个蔬菜种植村签定技术服务协议,示范推广鄂豇豆5、8、10号等蔬菜新品种7个、叶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新技术5项,应用推广面积120万余亩,实现经济效益近百亿元,开展科技服务与培训100余场次,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种植大户4000余人,所有与襄阳市农业科学院蔬菜团队签定技术服务协议的企业、合作社、蔬菜种植专业村没有一家因栽培技术缺失而造成经济损失。
    扶贫攻坚不光是让贫困户脱贫致富,更要让非贫困户不返贫;农业科技不仅要雪中送炭,更要锦上添花。蔬菜团队在团队负责人王四清的带领下,引进新资源、选育新品种、集成新技术,多年来育成新品种5个,集成新技术7项,编制省、市地方标准20余项,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励6项,这些新品种、新技术耗费了团队的大量时间和精力,但只要是脱贫攻坚有需要,所有的新品种、新技术从来没有收过哪怕1分钱的成果转让费。正如团队负责人王四清所说:“扶贫不仅要提供品种、技术支撑,更要有包容天下的胸怀”。




 

(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