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湖北优质稻米产业品牌

时间:2020-12-02    作者:管理员    点击:2604次
    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吃得安全、营养、健康、美味,湖北优质稻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顺应时代的步伐,自“十二五”以来,湖北大力发展水稻绿色高效种植模式,大力推广“水稻+”模式,完善建立稻粮统筹、稻经轮作、稻渔共生和稻禽协同四大类“水稻+”模式,成为全国亮点。新模式的推广成为带动湖北水稻产业提质增效的新动能。
    以稻虾共作模式为例,亩均收益可达2000元,是单一种植水稻效益的2-3倍。且虾稻共作模式具有“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粮增效、生态环保”的优势。如今,在湖北省发展迅猛,截至2019年末,全省虾稻共作面积已达 650万亩,成为湖北省绿色高效农业发展的典范。
 稻虾共作模式中的稻米绿色、健康、安全、营养、优质。湖北虾稻,正成为湖北优质稻的代名词。
 推品种:好品种是好大米的灵魂和核心
 我们所熟知的一些优质大米品牌,背后是以优良品种为核心并进行支撑。
 五常大米的背后是水稻品种“稻花香”;日本大米的背后是水稻品种“越光”;泰国大米的背后是水稻品种“KDLM105”。可见,没有品种的支持,好大米无从谈起。
 追求好大米,本质上就是追求优质化育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对优质水稻育种研究很早开始重视。先是育成了鄂中5号,谷粒细长、米粒透明、无腹白的上等优质米品种,深受湖北及港澳等市场欢迎,享有较高的声誉,是我省出口的主要优质米品种。
 2020年,湖北优质稻育种发展迅速,选育出一批适合加工用的高档优质品种,如虾稻1 号、鄂中 6 号等。这些优质米品种成为国宝、瓦仓等品牌大米的主要加工原料。
 这些优质常规稻品种的育成,有力带动了湖北水稻优质化的发展。此外,湖北还培育出一批优质杂交稻不育系及系列优质杂交稻品种,推动了我省优质稻产业的发展。
 优质品种是水稻产业发展的关键“芯片”,需要科研院校与种企、粮企、种植端发力共振,用产业链推动创新链进行原始创新,用创新链推动产业链健康发展。我建议以湖北省审定的绿色优质稻新品种“虾稻 1 号”等品种为核心,在省农业农村厅、省科技厅的指导下,组建水稻科企联合攻关,继续选育后续系列优质稻品种,满足湖北优质稻品种专业化与品牌标准化需求。
 树品牌:打造湖北优质稻米产业
 相对于五常大米、泰国香米等品牌,湖北缺少大企业、大品牌。
 近年来,湖北省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提出了培育“湖北粮、荆楚味”地域品牌,通过行业引导、政策集聚、资金扶持、标准引领、营销宣传等多种措施,着力打造“荆楚大地+好粮油”粮油品牌,培育了一大批优质品牌。截至 2019 年底,全省粮油加工业已争创了34个中国驰名商标,“国宝”“洪森”“康宏”“庄品健”“巨金”等品牌已逐渐广为人知。“虾乡稻”“水乡虾稻” “远安瓦仓香米”“随州香米”“孝感香米”“楚凤仙桃香米”“洪湖浪大米”“监利大米”等区域品牌逐渐建立,为消费者认识湖北优质粮油、提升湖北省粮油产业综合效益、稳定湖北省粮食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湖北省优质粮食的品牌化发展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相比五常大米、盘锦大米、吉林大米、丝苗米等区域粮食品牌还存在一定差距。缺乏全国知名、消费者高度认可的大品牌,目前湖北省粮食品牌还存在品牌特色不突出、品牌整合不统一、品牌传播不深入、品牌效益不显现等问题,品牌建设仍任重而道远。
 品牌建设是打造乡村产业链条的关键环节,是产业兴旺的重要抓手。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湖北稻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要以湖北虾稻米为抓手,提升大米品质、振兴大米产业,打造虾稻米国家级品牌。
 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升湖北粮食品牌影响力:
 一是加快品牌创建。目前,我省粮食类已有区域品牌 7 个以上,企业影响力品牌 400 多个,产品品牌达 2000 多个。建议我省实施湖北虾稻米提振工程,创建“湖北虾稻米”品牌。
 二是加大品牌宣传。如在农博会、中国农民丰收节等各大农产品推介平台亮相湖北虾稻米,中央电视台农业品牌创建推出湖北虾稻米,推动湖北大米知名度不断提升。
 三是加大品牌保护力度,逐步建立湖北粮食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为品牌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组联盟:成立湖北优质稻产业联盟
 湖北省保存着近万份丰富的水稻种质资源,拥有几十家实力雄厚的科研单位和种粮企业,要让丰富的种质资源和雄厚的科研实力成为振兴湖北优质稻特别是虾稻米品牌产业发展的“发动机”。
 十九大党代表、湖北省农科院副院长游艾青研究员认为,要通过整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技术推广和企业等各方资源,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成立湖北优质稻产业联盟,提高联盟成员研发、生产及加工水平,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延长产业链。建议联盟成立后,要制定并发布湖北长粒籼优质稻米品种标准、产品标准、湖北长粒籼稻优质米整体标识,提请湖北长粒籼优质虾稻米公共农业品牌打造,进一步提升湖北虾稻米、优质稻米整体形象。要认定一批湖北长粒籼优质稻米品种和品牌创建企业;联盟还要开展优势生态区域划定,开展良种繁育及基地建设,加快制定种植技术规程、品种和产品认定办法,创建区域公共品牌,加快品牌宣传推广,推动湖北虾稻米的快速发展,共同为湖北优质稻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建基地:助力湖北优质稻米绿色粮源工程
 有了优良品种和行业联盟的支持,湖北优质稻发展也必然少不了政策的推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实施质量兴农战略,要求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湖北省也时时刻刻在行动。目前已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形成了布局合理、数量充足、设施完善、产能提升、服务健全、管护到位、生产现代化的“两区”,为湖北优质稻发展打下基础,能有力保障湖北省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建规模化与标准化绿色粮源生产基地,是湖北优质稻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的首要抓手。要结合湖北农业资源优势和生态气候条件,以渔虾稻、再生稻、麦茬稻、油后稻、双季晚等为主要模式,减肥减药,绿色防控,实施优质种粮一体化工程。通过建立符合“产学研用政”各方的利益联结机制,逐渐形成我省水稻作物研究、种植、生产社会化服务和粮食收储加工销售等农业生产各环节主体间的联合联动,从而实现对用户群体的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粮食收储加工和统一质量标准等服务,最终实现种子产业育、繁、推与粮食产业产、加、销的一体化协同发展格局,助力湖北虾稻米绿色粮源工程的推进。
 以“虾稻 1 号”为代表的绿色优质稻已吹响湖北优质种粮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号角,建议建立以“虾稻 1 号”为主体的“产学研用政”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样本。要在湖北省各级政府领导下,打造“种、苗、谷、米、饭”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服务中国好粮油、荆楚好粮油工程。品种选育单位要做好品种改良与创新,种子生产单位要抓好良种生产与优惠供应,现代农业服务商与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要搞好规模化与标准化绿色粮源生产,大型粮食收储加工流通企业要加强绿色优质粮源的收储与转化工作,各级协会要充分发挥助手与桥梁作用,就“虾稻 1 号”优质种粮一体化产业化开发达成具体合作协议,共同建立“产学研用政”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样本,推品种、树品牌、组联盟、建基地,多措并举,打造湖北优质稻产业。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 董文忠)

(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