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小麦体系襄阳试验站小麦春季“科技壮苗行动”立春苗情及田间管理意见

时间:2022-02-16    作者:管理员    点击:8890次
       一、气候条件影响
       从2021年10月下旬秋播以来至2022年1月中旬,襄阳地区处于持续干旱少雨状态,平均气温12.5℃,较历年同期的11.4℃高1.1℃;日照时数271.4小时,较历年同期的197.5小时多73.9小时;累计降雨量为23.5毫米,较历年同期的66.6毫米减少43.1毫米,少64.7%,期间仅11月5-7日降雨量17毫米。轻微干旱导致田间墒情不足对晚播小麦出苗和苗期正常生长分蘖造成一定影响。2022年1月下旬至2月上旬,全市普遍出现持续雨雪天气,但未出现大幅度降温冻害,对缓解旱情、促进小麦生长较为有利,苗情长势较常年总体向好。
       二、小麦立春苗情
       据苗情调查,襄州示范县平均基本苗19.1万,较上年减少3.3万;冬至苗57.5万,较上年增加9.9万;亩平立春苗为73.1万,较上年增加5.6万。立春苗平均叶龄6.73叶,较上年的6.15叶多0.58叶;平均单株茎蘖数2.82个,较上年增加0.81个,枣阳示范县亩平立春苗为63.7万,较上年增加4.91万。立春苗平均叶龄7.3叶,较上年多1.7叶;平均单株茎蘖数为4.0,较上年多1.3个;各示范县总体苗情好于上年同期。小麦一类苗占比一半左右,其中襄州54.3%,枣阳45.0%;二类苗比例约35%左右,其中襄州37.3%,枣阳34.4%;三类苗比例襄州为8.4%,枣阳为9.0%;旺苗比例襄州为9.1%,枣阳为11.6%。与上年同期相比,一类苗襄州增加3.1%,枣阳增加11.79%;二类苗襄州增加2.3%,枣阳增加11.66%;三类苗襄州减少5.3%,枣阳减少17.41%;旺苗襄州增加6.8%,枣阳减少6.59%。
       三、田管措施
       当前小麦苗情总体表现较好,小麦整体茎蘖数较足,仍要抓住早春气温回升时机,按照“控旺促弱、防渍降湿、抗灾减灾、早防病虫草害”的措施,对二、三类苗尤其是晚弱苗早施返青拔节肥,调节春季小麦群体结构、开展弱苗补救,强化拔节孕穗期的水肥管理,养根护叶,防治病虫害,争取成穗、争粒,争重等,促进苗情转化升级。
       1、平衡追施肥料,巩固分蘖成穗、争取穗多粒多。对基肥不足、群体小、叶色发黄、叶片小、生长瘦弱的二、三类苗尤其是晚弱苗早施返青拔节肥,一般亩施尿素5-7.5kg或复合肥45%(15-15-15)8-10公斤,促弱转壮,提高成穗数;对于返青期旺长麦田,要控制肥水,及时化控防止旺长。
       2、清沟防渍降湿。本地区常年春季降水较多,而1月下旬以来持续降雨,稻田小麦存在渍害,需尽快清沟理墒,做到雨止田干、沟无积水,促进根系生长,减轻春季连阴雨影响。对于已经发生渍害的田块,应在清沟排渍的基础上每亩增施4-6公斤尿素,有条件的地区可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50公斤,弥补土壤流失的养分。
       3、加强病虫草害防控。重点加强小麦条锈病、纹枯病、赤霉病等病害及蚜虫、麦蜘蛛的防控。加密监测,准确研判,适时开展应急防治。注意轮换用药,配合使用免疫诱抗剂碧护、芸苔素内酯等生长调节剂以增强小麦抗逆能力。对病虫重发区,实行联防联控、群防群控,遏制病虫暴发流行。对冬前没有化学除草的麦田,选择晴好天气,实施化学除草,小麦拔节后对药剂十分敏感,应科学选用化学除草剂,以免发生药害。
       2022年1月22日,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襄阳试验站联合叶部病害岗位科学家团队、市植保站等单位专家开展“科技壮苗保丰收”活动。

       2022年2月14日,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襄阳试验站团队成员调查高峰苗。

                                                                                               市农科院小麦团队 凌冬 唐清

(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