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联动科技促动龙头带动:小蘑菇长成大产业

时间:2009-01-25    作者:管理员    点击:2505次


河北平泉县通过实施生态联动、科技促动、龙头带动发展战略,发展食用菌产业,带动农民致富。国强摄 
 
  河北平泉县七山一水二分田,加上干旱缺水,制约了农业发展。引入食用菌种植,让当地人看到了发展的新希望。目前,“森源”、“润隆”、“乾岁”等30余家品牌食用菌,已销往1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外汇1000多万美元———


   河北平泉发展食用菌总量已经达到了1亿多盘、创产值超过10亿元,“森源”、“润隆”、“乾岁”等30余家品牌食用菌生产加工龙头企业通过精深加工,已将产品远销美国、日本、韩国、荷兰、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外汇1000多万美元。平泉县委书记刘文勤告诉记者:“平泉食用菌发展能有今天这样的规模,主要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生态联动、科技促动、龙头带动战略推进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

  生态联动资源多

   平泉县地理环境为七山一水二分田,加上干旱缺水,农业发展颇受制约。引入食用菌种植,让当地人看到了发展的新希望。平泉是农业大县,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可做食用菌生产原料。由于食用菌种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平泉这个远离大中城市的县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劳动力转移项目。于是在当地政府的推动下,食用菌产业在平泉每年以10%的速度迅速成长起来了。

   正在平泉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红火时,却出现食用菌原料不够的问题。食用菌生产需要大量的秸秆和锯末做原料,而秸秆和林木是有限的。平泉县委、县政府经过调研,发现栽种薪炭林种香菇这一破解方式。平泉县有一种树叫刺槐,生长极为迅速,三年一个轮伐期,不仅越伐越旺,而且还是发展食用菌的好材料。他们就把培育香菇和退耕还林结合起来,掀起了一场大造刺槐林热潮,刺槐林种植一下猛增到80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上升了5个百分点。目前,按每亩刺槐林3年平茬一次可生产食用菌原料500袋计算,每年平茬20万亩即可满足年产1亿袋食用菌的需要。平泉县从而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丰收”。

   为进一步做好“生态”文章,平泉县不断地加大食用菌及废料研究,先后开发出食用菌超微粉碎技术、利用食用菌废弃料生产有机肥和活性炭技术等,不断延长食用菌产业链,推进食用菌产业向品种多元化、技术高效化、产品优质化和废料资源化发展。目前,利用食用菌废料转化生产的有机肥料、活性炭等产品已全面上市,使食用菌效益又提升了15%,并形成了“林木—食用菌—废料—菌糠饲料—养殖—畜禽粪便—沼气池—沼渣、沼液—还田作肥料”的闭合式循环经济链。由此,平泉县促进了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  

  科技促动产出多

   有了资源优势,还需技术支撑。为了让食用菌产业得到更大的产出效益,平泉县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在新品种引进、高产栽培技术、新产品开发等方面进行重点研究,提高食用菌产量和一级品率。县里本着“高标准起步、高水平建设、高效益示范”的原则,先后出台了《食用菌标准化实施方案》、《食用菌生产基地建设实施标准》,推进食用菌菌种规范化和生产标准化,严格规范菌种场生产资质认证,加强菌种质量检测,提高产业运行质量。

   柳溪乡食用菌生产大户张德生向记者介绍说:“原来在家里搞10000袋香菇,地方小,技术低,每年菌袋都得坏掉15%左右。如今,通过标准化管理,增加生产科技含量,解决了很难控制的滑子菇感染问题,每生产滑子菇4万盘,感染率由原来的10%降到1%,减少了损失,同样生产10000袋香菇,过去最好时只收入10000多元,现在能达到80000元。”

  龙头带动收效多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我们乡90%的农户生产食用菌,菌农户均增收10000多元。主要靠的就是森源、润隆等龙头企业的带动,有他们支持,我们的销售就不成问题了。目前全乡发展食用菌900万盘,平均每户3000盘。”柳溪乡党委书记张国臣如是说。

   平泉县把“龙头带动”作为发展食用菌产业基础工程进行落实,坚持以“抓龙头就是拓市场,扶龙头就是扩基地”的理念进行规划。目前,全县从事食用菌产品、原辅料加工及产品保鲜的企业有40多家。其中省、市龙头企业有森源、润隆等7家企业,建立起“公司+农户”、“协会+农户”的产销机制,通过了ISO9000、HACCP质量及卫生体系认证,使8大系列60多种食用菌产品打入国内外市场,使每吨食用菌鲜品平均增值5000元。其中森源公司一家就上了10条深加工生产线,年加工能力3万吨,销售收入超过3亿元,出口创汇3000万美元。

   平泉县食用菌生产已经覆盖全县所有乡镇,建成11个食用菌专业乡镇、120个专业村,年产鲜品10万吨,产值10亿多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4.1%,其中,滑子菇产量占全国产量的50%,成为华北地区重要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和菌产品集散地。(记者 雷汉发 通讯员 梁世芳)

(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