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2009年确保农民增收400元

时间:2009-03-11    作者:管理员    点击:2663次

    3月5日,全市农业工作会议在名人城市酒店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全省农业工作和全市农村会议精神,市领导李跃华出席会议并在会上做了重要指示,会上市农业局局长张丛玉回顾了我市2008年农业工作,分析了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了2009年的农业工作。

    会上张丛玉局长确定了2009年我市农业工作的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全国和全省农业工作会议、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的要求,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科技推广步伐,加快知名品牌培育,千方百计促进粮食稳定增产、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预期目标是:粮食总产稳定在80亿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80元,增加400元,增长8%;农业增加值增长4%以上。

    张丛玉要求各级部门要在2009年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一)着力在农技推广上下功夫。一要加快建立农技推广新体系。二要高质量办好《垄上行》栏目。三要加快推广农业实用新技术。四要全方位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二)着力在项目建设上下功夫。一要切实加大政策性项目争取力度,二要切实加大市场性项目引进力度。三要切实加大农业项目监管力度。(三)着力在结构调整上下功夫。一要突出抓好种植业结构调整,二要突出抓好畜牧业结构调整。三要突出抓好农民从业结构调整。(四)着力在严格执法文明执法上下功夫。在严格执法方面,(五)着力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上下功夫。一要扎实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执法年活动。二要认真贯彻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办法。三要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工作。(六)着力在农产品加工和品牌化建设上下功夫。一要全力支持龙头企业发展。二要积极培育知名品牌。三要抓好农产品产销对接。
 


 

张 丛 玉 同 志

在全市农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9年3月5日)

同志们:

    在抗旱春管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即将进入春耕生产的紧要关头,我们召开全市农业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全省农业工作和全市农村会议精神,回顾总结我市2008年农业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2009年工作,进一步动员全市农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振奋精神,开拓创新,团结奋斗,扎实工作,推动全市农业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刚才,副局长黄耀清同志宣读了《关于表彰2008年度全市农业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的通报》,对去年在农业工作中成绩优异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了表彰。枣阳市农业局、宜城市农业局、襄阳区畜牧局三个单位分别围绕各自特色和所做的工作,做了很有深度、很有代表性的发言,听了深受启发,希望大家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全市科学发展现代农业的本领和水平。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成绩,增强发展信心

    2008年是襄阳农业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建设“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目标,大力落实现代农业发展的各项措施,战胜了雨雪冰冻等多种自然灾害,克服了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农资价格大幅上涨等不利因素,取得了十分难得的好成绩。一是农民收入大幅增长。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880元,与2007年相比增加766元,增幅高达18.6%,与全省相比,农民总收入高出全省224元,增加绝对额高出全省107元,增长比例高出全省2.1个百分点,是历史上收入总额最多、增加绝对额最大、增长比例最高的一年。其中,襄阳区人均纯收入总额最高,达到5504元,襄城区增加绝对额最多,人均增长了920元。二是粮食连续五年增产。总产达到82.6亿斤,增产3.6亿斤,占全省粮食增量的42.86%,实现连续五年增产,创历史最高记录。枣阳、襄阳分别被农业部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和“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王立方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12户种粮农民被评为“全国种粮大户”。省委、省政府也授予了枣阳市“全省粮食大县”, 南漳县“全省稻飞虱防控先进单位”、“全省优质稻产业开发先进县”荣誉称号。三是畜牧产业快速发展。全市猪牛羊禽出栏分别达到458.2万头、40.3万头、110.7万只、6453万羽,肉蛋奶总产分别达到65万吨、19.2万吨、0.8万吨,其中肉类总产、猪牛羊出栏四项指标全省第一。襄阳、枣阳、南漳、宜城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市”,枣阳、襄阳、宜城被确定为全省畜牧大县,襄阳、宜城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畜牧大县”。四是特色农业成绩斐然。棉花、油料、蔬菜、水果、茶叶、西瓜、药材等板块基地不断扩大,在大灾之年实现全面增产。标准化生产步伐加快,新增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标识89个,超计划49个,在全省十大农产品品牌评选中,“大山合”香菇、“梅园”大米两大品牌被评为湖北省十大名牌。在第五届中国武汉农博会上,全市有 22个产品荣获“知名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和“金奖农产品”三大奖项,展销农产品200多万元。五是各项事业全面推进。农业项目争取、招商引资、行业监管获得丰硕成果,机关效能和党建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调研、信息、宣传、工会、妇联、老干部、关工委、农民体育、维护稳定、计划生育等工作有声有色。全国农业信访工作座谈会成功在我市召开。全市没有重大农产品安全事件、重大农作物病虫害和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在全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评比中,市农业局取得了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我局先后获得了全省农业工作先进单位、全省“银龄行动”先进单位、全市政务公开先进单位、全市党建先进单位、全市行评优秀单位、全市目标考核先进单位等80多项荣誉,农业系统近百名干部职工受到中央、省、市表彰。回顾2008年的农业工作,主要抓了六个方面:

    (一)加快建设农业板块基地。种植业依托优质粮油产业振兴计划,重点提升粮油产业竞争力,形成了鄂北岗地200万亩优质小麦基地,大中灌区和汉江沿岸200万亩优质稻基地,襄江、唐白河、滚河两岸100万亩“双低”油菜基地,鄂北岗地和汉江沿岸50万亩优质棉花基地,城郊和高山20万亩绿色优质蔬菜基地,汉江沿岸100万亩优质花生基地,荆山山区30万亩优质茶叶和10万亩烟叶基地,汉十公路沿线50万亩优质水果基地等八大农业板块基地。畜牧业扎实开展畜牧大县、大镇创建活动,重点推广“150”、“500”等立体养殖、生态养殖、科学养殖模式,提高规模养殖比重,“150”、“500”养殖模式分别达到935栋和125栋,新建标准化万头生猪养殖小区29个,新建年出栏100头以上养牛场44个,“1235”养羊模式739个,基本实现了分散向集中、传统向现代养殖模式的转变。

    (二)着力提升农业科技水平。“鄂西北农业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正式启动,全市农业科技示范户达到2万户。推广稻鸭共生、稻鱼共生、茶园养鸡等无公害农业新技术10项,农作物主推品种占总种植面积的70%,良种普及率达到98%,优质粮油、优质蔬菜、名优畜禽比重大幅提升。研究开发肥料配方35个,举办测土配方施肥示范样板52万亩,带动全市应用测土配方施肥600万亩。全市农业污染源普查采集各类样本12867个,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瘦肉精农药残留抽检合格率达到99%以上。“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计划”推进419名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组织培训新型农民24.5万人,推进每户掌握了1至2项实用性强的新技术。

   (三)积极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围绕抓基地、抓规范、抓品牌,加强基地建设,突出技能认定,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全年新建2000人以上劳务基地12个。大力推行“企业+培训机构+农民”定向订单培训模式,培训农村劳动力44899人,转移38526人,分别占年度计划的109%和86%,培训进度、监管质量、转移水平均处于全省前列。全年农民人平劳务增收290元以上,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到37.9%,成为农村经济一大亮点。进入第四季度,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出现大量农民工返乡,我们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帮助他们在本地就业创业,累计提供各类岗位1.4万个。目前,枣阳市农村劳动力外出人数最多,达到15.8万人,谷城县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居全市第一位,达到2309元。

    (四)狠抓农业项目建设投入。通过争资立项、内引外联、资源整合、品牌融合等多种形式,不断扩大对农业领域各种资本要素的投入比重。2008年,累计向国家、省申报农业项目22个,落实各类项目资金和专项资金38233.16万元。其中,农业板块争取项目14个,争取资金27137万元;畜牧板块争取项目8个,争取资金11096.16万元。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跨越式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重要抓手,加大招商引资的对接督办和项目落户服务力度,努力为外来客商提供保姆式的服务。一年来,全市农业领域达成合资、合作项目49个,投资总额4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5.2亿元。

    (五)大力提高行业服务能力。结合春耕备耕和秋播生产,组织了两次大规模的“绿剑护农”行动,共清理整顿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市场240个,检查门店4000多个,查处立案300余起,查获各类不合格农资12万公斤,挽回经济损失700多万元。狠抓大案要案查处力度,积极与公安部门配合,办理农业部督办案件,捣毁襄阳市沃尔嘉化工有限公司特大生产、销售伪劣复合肥窝点案件,查获了个体经营户经营假“郑麦9023”一案。2008年,全市假劣种子查处率达到100%,农资案件结案率90%,农药抽检合格率70%,种子抽检合格率95%,饲料抽检合格率95%,兽药抽检合格率85%。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新机制进一步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六有建设”取得新进展,达标覆盖率达到50%以上。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加快向乡村和重点龙头企业延伸,新建农业信息网站25个,农技110热线语音用户最高达到12万人次,专家咨询通话时间3740分钟,年发送各类农业信息1900万多条,接受咨询电话1200多个,解决了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很多难题,得到了省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六)全力抓好农业抗灾救灾。前年秋播,我市持续50多天大旱,主产区降雨量比常年少七至八成,小麦、油菜播种期普遍推迟; 2008年开年,50年一遇的雨雪冰冻,农业各行业均受重创。全市200多万亩农作物严重受灾,2万多头牲畜死亡,农业因灾损失5亿多元。五至七月,全市先后四次遭受暴雨、冰雹、大风袭击,受灾作物140万亩。 七至八月,正值水稻加速生长、丰收在望的关键时期,我市稻飞虱又大面积暴发。面对起步遇灾、开门见灾、仓门遭灾、步步逢灾、多种罕见灾害叠加的严峻形势,我们不等不靠、科学应对、统筹兼顾、沉着应战,做到见事早、行动快、措施实,精心组织多个回合的会战,成功战胜了多种自然灾害,为实现全年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初步统计,2008年全市灾中夺粮、虫口夺粮挽回粮食损失10亿斤以上。在此基础上,全市着力构建农业抗灾减灾的长效机制,新建重大植物病虫害监测点100个,新建植保机防队500个,农作物重点病虫害综合防治面达到100%,植保机防率达到50%以上,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认真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各项措施,六类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均达100%,完善了“市、县、乡、村”四级四位一体的防疫监控网络体系,逐步建立了动物疫病追溯制度,确保全市疫情稳定。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全市农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得益于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更得益于在座各位团结和组织全市农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在艰苦繁重的工作中求真务实、敢打硬仗、忘我奉献。在此,我代表局党委,向同志们和全市农业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长期奋战在农业一线的广大干部职工、科技人员和农民朋友表示诚挚的慰问!

    二、认真分析形势,积极应对挑战

    当前经济危机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还在加深,今年可能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是农业稳定发展难度最大的一年,也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压力最大的一年。经济环境骤变的新困难与过去发展形成的老问题互相叠加,使得以农业生产和务工经济为农民主要收入来源的襄阳来讲,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压力更重,难度更大。一是农产品价格下行势头明显。据农业部权威发布,去年9月以来主要农产品价格全部下行;到年底,生猪、油菜籽、棉花跌幅较深,棉花价位创五年最低。粮棉油猪等主要农产品价格起伏不定、急剧波动,加大了农业生产的市场风险。据国家发改委对2009年农产品价格预测数据信息显示,2009年农产品价格都将持“下降”态势,即2009年国际农产品价格将在2008年的基础上进一步下降6.2%-15.8%,国内的农产品价格要继续下降4.5%-11.6%。二是农民工就业面临严峻考验。据不完全统计,到去年年底,全市约15万农民工回流,占外出打工总数的18.2%,高于全国11%返乡率的7.2个百分点。前段时间,我们深入各地就农民增收开展调研显示,目前返乡农民中还有24.7%的农民因岗位、技能等问题今年没有外出打工,大大降低了农民现金收入增收空间。三是农业品投入不断攀升。一方面金融危机导致需求下降,农产品价格全面走低,另一方面,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仍然高位运行,农业投入成本不断攀升。2008年农资价格平均涨幅50%左右,其中尿素上涨40%,钾肥上涨100%,农药价格涨幅最低也达12%。还有农药、柴油、雇工等投入增加支出50元。据调查,种植水稻的农户亩平生产投入600元,同比增42.9%。生产成本上涨与产品价格下跌的反向运行,不仅冲消了政策补贴,也进一步降低了农业比较效益。四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令人堪忧。近几年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不断出现,造成重大损失,社会影响大,教训深刻。2007年的香蕉枯萎病、去年的柑橘大实蝇虫害疫情、三鹿奶粉事件等,固然有产品质量自身问题,也有媒体炒作误导的原因,但每个事件都对消费者的消费信心造成严重冲击,对整个农产品行业和农民造成严重冲击。随着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推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高毒农药、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的使用要求更苛刻,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有没有风险,会不会出现重大安全事件,希望大家高度警醒,不可掉以轻心。五是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面对金融危机,虽然各国都在呐喊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但各国都在采取措施搞贸易保护,导致农产品出口受到较大阻力。如美国在新经济刺激计划中提出了“只买美国货”的主张,预示着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重新抬头。据有关资料显示,预计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额有可能出现自入世以来,即2001年以来首次负增长,农产品的贸易逆差会进一步扩大。六是不可确定因素明显增多。我市刚刚经历了冬春连旱、百日大旱的严峻考验。据农业部预测,2009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总体为偏重发生年份,其中小麦条锈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水稻螟虫、棉铃虫仍呈严重发生态势,小麦赤霉病、稻瘟病、油菜菌核病、马铃薯晚疫病有潜在流行威胁。当前重大动物疫情形势也异常严峻,禽流感、口蹄疫等疫情此起彼伏,连续发生,虽然是点状散发,但波及范围较广,潜在威胁大,防控任务重。与此同时,农业劳动力日益老龄化、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问题,也严重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

    2009年,我们虽然面临诸多不利因素,但更要看到面临的诸多有利条件。主要有“五好”: 第一,有好氛围。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中央又下发了本世纪第6个一号文件,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也相继出台了操作性较强的实施意见,全社会关心农业、关爱农民、关注农村的氛围已经形成。尤其是全省农村工作会上,省政府表彰了“全省粮食大县”和“全省畜牧大县”,全市农村工作会上,市政府表彰了20个专业大镇,将对今后农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发展现代农业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第二,有好政策。中央把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大幅度增加对“三农”投入,增加农业补贴,扩大农业建设规模,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形成了有利于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政策环境。比如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小麦提价13%,水稻提价16%,仅此两项就可以带动全市农民增收11亿多元。当前,涉及我市农业发展的项目共有十大类若干个小项目,包括七项农业补贴、十二种特色农(畜)产品区域建设,以及优质产业、耕地质量、生态农业、劳动力转移培训、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等。未来两年,中央将投资4万亿元扩大内需,湖北省将出手1.5亿元力保经济增长。第三,有好机遇。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怎么看待当前金融危机的冲击,我觉得危机是一次重新“洗牌”,“危”中有“机”,“危”可转“机”,“危”是挑战,也是机遇。只要我们在危机中扬长避短,探索创新,精于管理,抓住当前调整机遇期、回归“三农”创业的机遇、东部产业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机遇,以及国家加大对农村投入的机遇,大力优化产业结构,扎实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和农产品加工业,开发特色强、质量优、科技含量高、适销对路的农产品,就能在规避风险中找到新的发展契机,在克服困难中迈上新的台阶。第四,有好基础。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最近年来,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积累了很多好的思路,积累了应对各种挑战的丰富经验,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成绩,如多年来襄阳农业各项指标在全省都是数一数二,在全国榜上有名,这些都为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当前,我们正处在迈进小康的关键时期,社会对农产品的有效需求日益增加,市场的潜在空间很大,农业又好又快发展有很强的内在动力。第五,有好队伍。多年来,我市农业部门的干部职工努力在变化中抓住机遇,在逆境中创造条件,锤炼了一支经得住考验、敢拼敢闯、自身过硬、作风优良、争取一流业绩的好干部、好队伍,应对复杂局面、推进科学发展的本领非常强。像作风扎实、多次受到农业部表彰的枣阳王道山、宜城王立芳,像长期奋战在一线、兢兢业业、勤勉工作的南漳邹桂秀、枣阳张光照、襄阳张海发,像任劳任怨、勇于创新、不骄不躁的农科院院长余华强等等,还有今天受到表彰的60多优秀同志,虽然大家只是优秀中的代表,但反映出农业部门各级领导班子和同事们的政治素质、工作水平都很高,农业工作的氛围都很好。这些好形势,是做好今年工作的重要保证。

    审视新形势新任务,挑战前所未有,任务异常艰巨,机遇稍纵即逝。各级各单位要切实增强全局意识、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充分估计当前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抓好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些,把工作做得更扎实些,善于在逆境中把握主动,在风险中抓住机遇,越是在困难的紧要关头越要有所作为,千方百计促进全市农业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

    三、突出工作重点,实现双增目标

    中央强调:“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增强科技支撑,加大投入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改革创新”,明确了“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对促进襄阳现代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更具指导性和操作性。结合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要求,2009年我市农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全国和全省农业工作会议、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的要求,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科技推广步伐,加快知名品牌培育,千方百计促进粮食稳定增产、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预期目标是:粮食总产稳定在80亿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80元,增加400元,增长8%;农业增加值增长4%以上。主要工作有六个方面:

    (一)着力在农技推广上下功夫一要加快建立农技推广新体系。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现已引起高层的高度关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已明确“3年内在全国将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公共服务机构”。按照省委九届五次会议的要求,大家要积极争取支持,主推农技公益性服务“管理在县、服务在乡”的模式,确保全市所有乡镇农技推广体系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有场所、有设备、有试验示范基地“六有”目标。市政府要求我们首选9个试点先行,希望各县(市)区加紧申报,尽快启动。要加强县乡公益性农技推广员、虫情测报员、防疫监督员的培训,争取一半以上技术人员参加轮训。进一步强化重大农作物病虫测报职能,每个乡镇要明确2至3人公益性植保服务人员。要加强襄阳市农业12316新农村服务热线建设,及时为农民提供政策、科技、假劣农资投诉举报、农产品市场供应、价格等信息服务。各位农业专家工作时间务必确保手机电话畅通,确保电话有人接听、问题有人受理,解决结果让人满意。二要高质量办好《垄上行》栏目。确定工作专班,推行首席专家责任制,全力配合襄阳电视台办好《垄上行》电视栏目,利用现代媒体手段,重点推广重大农事环节技术要点,提高农业科技推广的直观性和广覆盖。今年拟将一周一期改为一周两期,力争把襄阳《垄上行》打造成宣传党的政策、推广农业科技、推介致富典型的重要窗口,使其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地市州级农技推广的一个品牌。《垄上行》是我们农业部门的一个很好平台,我们一定要用好这个平台,各地各部门要积极配合,大力支持,及时提供有价值、有影响的信息和典型。三要加快推广农业实用新技术。以新品种对比试验为重点,抓好“鄂西北农业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抓好2万亩良繁油菜、16万亩良繁小麦、5000亩良繁蔬菜基地建设,加快引进、筛选、培育和推广适应我市的优质、高产的动植物新品种,水稻、小麦、油菜、花生等优质率达到75%、85%、100%、100%。按照山区、平原、城郊等不同区域和种植习惯分类,总结推广适应本地的多种高效种植模式,如“小麦、马铃薯、棉花”套种模式,“小麦、西瓜、蔬菜”连作模式,“稻、鸭、油”绿色种养模式,“猪、沼、渔(果、菜)循环农业模式”等,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深入推进粮棉油高产创建活动,抓好小麦、水稻、油菜、马铃薯、花生等高产示范样板。重点推广轻简免耕栽培、测土配方施肥、植保综合防治、标准化饲养新模式等新优农业技术,力争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700万亩,植保机防服务队新增500个,植保机防率达到60%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四要全方位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以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为龙头,组织全市各级农业科技人员,每名科技人员联系一户农业科技示范户,以大宗农产品栽培、植保服务、测土配肥、畜牧养殖项目为主题,带动农民引进和应用新品种、新技术,起到培育一户、带动一片的效果。积极引导农村各类“土专家”、“田秀才”钻研农业知识、农村实用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由单一产业向种养结合转变,由产中向农产品加工、营销延伸,由单纯技术服务向指导农民改善生活和生态环境方面拓展。

    (二)着力在项目建设上下功夫。抓经济,项目是关键,项目是载体,项目是后劲,项目是财源。选准一批项目,包装一批项目,争取一批项目,引进一批项目,建设一批项目,才有可能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必须在这方面敢有作为、善有作为。一要切实加大政策性项目争取力度。各级农业部门要切实转变观念,强化“发展靠项目、项目靠资金、资金靠争取”的观念,按照市委、市政府“项目促进年”的要求,谋划大项目、设计大工程。要层层成立工作专班,抓住中央扩大内需,加大农业投资的机遇,认真研究中央、省政策,紧紧盯住农业部及有关部委的项目投资指南,摸清投资政策、投资方向和投资程序,有针对性地筛选上报、争取项目。要精心包装项目,从项目的筛选、编制项目建议书到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方案等,必须按有关政策依据和项目管理程序,达到一定的深度和要求,必要时还可邀请项目管理单位专家进行指导,使项目符合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在项目前期准备阶段要舍得投入人力物力,抓早、抓实、抓紧、抓细,让项目等资金,不让资金等项目。今年全市努力争取中央、省农业投资不低于20亿元。其中,市直农业部门除政策性资金、一次性补助资金外,要对上争取专项资金500万元。二要切实加大市场性项目引进力度。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以全面开放和全民创业为动力,主动承接产业转移,采取联合招商、定点招商、以商招商、展会招商、网络招商等多种方式,千方百计引进一些大项目、好项目,形成自己的特色鲜明支柱产业。要把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作为招商引资承接项目的最佳平台,提高加工水平,扩大基地规模,推动生产要素集聚和产业升级。市农科院要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土地优势和区位优势,坚持靠大靠强,引进产业层次高、集聚能力强、带动效应大、延伸配套好的大项目。2009年,全市力争合同引资40亿元,到位资金8亿元以上。其中,市直农业合同引资8亿元,到位资金2亿元,直接利用外资100万美元。三要切实加大农业项目监管力度。在谋划好、储备好、引进好项目的同时,要加强项目管理,规范项目建设程序,强化资金管理监管,坚决查处套取、截留、挪用项目建设资金违法违纪行为,切实提高项目建设水平。要抓好农业招商引资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力所能及为企业落户提供全程式、保姆式服务,确保引得来、环境优、快发展。

    (三)着力在结构调整上下功夫。重点突出抓好三大结构调整。要突出抓好种植业结构调整。“小而全”的格局,难以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必须以规模来取胜,以板块为依托,走布局区域化、经营产业化、生产规模化的路子。要按照面积调集中、品种调特色、模式调优化、生产调专业的要求,加快优势板块建设,力争全市优质小麦要稳定在400万亩左右,优质稻发展到200万亩以上,双低油菜、优质花生和芝麻等油料基地达到150万亩,优质棉花基地50万亩,力争两年内新增粮食10亿斤。经济作物板块要巩固发展优质水果板块,加快建设城郊蔬菜板块,发展壮大蔬菜、食用菌、麦冬、山药、茶叶、核桃、柳编、大头菜、花椒、西瓜、药材、胡萝卜等地方特色板块,新增特色农业基地面积10万亩,力争优质桃、梨等水果基地达到30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达到50万亩,优质茶叶基地达到15万亩,加快形成“一村一品”、“一县一品”格局。二要突出抓好畜牧业结构调整。畜牧养殖潜力大、周期短、效益高,是农民增收的朝阳产业,也是襄阳的优势产业之一。各地要以规范养殖行为为重点,突出抓好养殖业提档升级,全年生猪“150”养殖模式要达到1000栋、“500”模式要达到150栋,肉牛“165”养殖模式达到200个,肉羊“1235”养殖模式达到900个。继续抓好畜牧养殖大县、大镇创建工作。2009年,全市猪、牛、羊、禽出栏要分别达到500万头、42万头、120万只、7000万羽,肉类总产67万吨,禽蛋总产18万吨,畜牧产值达到12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2%,力争促进农民人均增收100元以上。要以完善疫病防控体系为重点,加快推进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畜牧技术推广站建设,进一步完善市、县、乡、村、场(户)四级疫情监控网络,加强重大动物疫情监测预警预报,提高突发重大动物疫病应急处置能力,确保重大动物疫病不在我市发生和流行。要大力抓好畜牧种源建设,重点以原种场鸡场、安格斯种牛场、雨润南漳万头原种猪为载体抓好原种体系建设,以宜城襄大、襄阳正大为载体抓好父母代繁殖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以牛、猪为主的人工受精站点网络建设,力争全年各类畜禽原种场达到5家,畜禽养殖场达到90家,牛、猪人工受精点达到200个。三要突出抓好农民从业结构调整。加紧实施阳光工程,创新培训方式,坚持订单培训,扩大培训规模,落实培训补贴,增强培训针对性,提高转移就业率,新增农民培训转移2万人。加强返乡农民工技能再培训,使他们再掌握一至两门新技术,进一步提高创业就业能力,实现再就业、再上岗。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重点对上有老、下有小、走不出家门的农村劳动力,加大务工就业技能、现代种养技能、农产品加工技能、休闲农业服务技能培训力度,促进更多的农民从传统农业中解放出来,推动他们在家门口就业创业。大力推进适度规模种养,推动土地经营向大户集中,引导剩余劳动力向城镇集中。通过培训转移、规模种养、城镇集中三大措施的推动,形成三分之一的农民规模种植,三分之一的农民规模养殖,三分之一的农民外出务工和就地就近创业。

    (四)着力在严格执法文明执法上下功夫。在严格执法方面,一要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大力开展“绿剑护农”行动,积极推进放心农资进村入户,切实提高服务“三农”的质量和水平。突出重点产品、重点市场、重点地区,抓住关键农时季节,狠抓重点农资产品的专项治理和“饲料执法年”、“农药市场监管年”、“兽药专项整治”活动,加强种子监管,规范农药管理,加强肥料管理、兽药监管,加强禽流感疫苗、口蹄疫疫苗等重大动物疫病疫苗的质量监管,依法严厉查处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三聚氰胺、瘦肉精、苏丹红等违禁添加物的行为,坚决铲除坑农害农行为。二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综合执法。农业综合执法是农业行政执法体制的深刻变革。目前,以农业部门为执法主体的法律法规达20多部,涉及种子、农药、兽药、饲料、肥料、动植物防检疫和农产品安全等。凡是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农业部门都要认真履行,切实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要重点抓好《种子法》、《农药管理条例》、《肥料登记管理办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动物防疫法》、《植物检疫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检查执行情况。要以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为主要内容推进综合执法,市级建立“执法支队”,县级建立“执法大队”,市级对县级实行行业监管和业务指导。此项工作,襄阳和保康起步较早、很有特色,但还要完善。要逐步按照审查审批职能与监督处罚职能相对分开、监督处罚职能与技术检验职能相对分开的要求,创新农业执法管理方式,精简行政审批项目,推行农业项目综合审批“一站式”办公,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作用,逐步形成行政处罚综合、行政审批集中、检测检验中立三方职责分明的配套运作机制。在文明执法方面,要严格规范执法,严格落实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按程序执法,避免多头执法,杜绝违规执法,树立农业部门良好形象。各级农业执法人员在执法工作中,要严格落实农业部“六要六禁止”:一要与生产经营机构在人员和财务上分开,禁止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二要严格遵守办案纪律,廉洁自律,禁止接受吃请和收受好处;三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恪尽职守,秉公执法,禁止借办案之机为自己和亲友谋利;四要认真遵守办案程序,禁止违反程序办案;五要认真执行“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制度,禁止下达罚款指标;六要文明执法,热情服务,禁止作风粗暴。

    (五)着力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上下功夫。“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根据农业部等九部委联合行文和《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办法》,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承担综合监督管理职责,负责生产环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投入品的日常监管、以及流通环节的监督检查和监测。作为农业部门的一项重要的、新的职能,我们要从“强管理、抓体系、建基地、保安全”入手,强化属地管理和“一把手”负责制,认真履行好部门职能。一要扎实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执法年活动。种植业重点整治禁用五种高毒、高残留农药,畜牧业重点整治生鲜奶、饲料添加剂、兽药残留,农药“三品”整治冒用、滥用标识。各级农业行政执法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抽查督办,对重点案件要追究刑事责任。着力推行生产档案制度,率先在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模种植基地、养殖小区、龙头企业落实用药记录制度和休药期制度。二要认真贯彻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办法。继续推行种子、种苗、饲料、疫苗主推公告制度,逐步建立农产品追溯、检验检测制度、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及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支持,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本地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认定认证、监督管理和执法等各项工作经费足额纳入本级财政预算。要加快实施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规划,充分利用各地现有的检测设备和技术力量,整合资源,力争三年内全面完成市、县、乡三个层次的质检机构建设。扎实抓好农产品市场准入,将种植养殖大户纳入重点监管范畴,加快重点乡镇、大型超市、“三品”生产基地、农产品集中产地、农产品批发和零售市场的检验检测点建设,提高检测批次和质量。三要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工作。加快农业标准的制修订、示范、推广,应用农业标准化技术,建设一批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大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认定认证工作力度,突破性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稳步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力争“三品”标识新增40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面积达到500万亩。要积极争取财政支持,继续对获得“三品”标识的企业给予奖励。要加快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应急处置机制,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收集、评价、处置和发布等制度,提高有效应对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能力。

    (六)着力在农产品加工和品牌化建设上下功夫。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的大事,市委、市政府已提出“一年一百亿,三年五百亿”,把我市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大市。我们农业部门要始终把推进农产品加工业作为重要职能抓在手中。一要全力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充分发挥农业部门职能,积极参与到农产品生产加工上来,及时提供必要的技术、信息、政策等服务。积极推进订单生产,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完善利益连接机制,推进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今年要重点协调梅园、鲁花、奥星、金华、赛亚、祯德、襄大农牧、襄阳正大、龙蟒集团等龙头企业,在当地建立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既保证原料有效供给,又确保农民稳定增收。加大农产品生产加工型人才培养力度,我局决定与襄阳学院合作,联合开办食品加工专业,培养高素质的农产品加工业人才,力争首次招生达到100名。二要积极培育知名品牌。农业品牌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没有品牌就没有市场,就没有市场竞争力。要加强对“梅园”、“章陵”、“万宝”、“玉莲”、“奥星”、“乾兴”、“赛亚”等知名品牌的培育,争取在大米、麦面、茶叶等品牌整合上取得突破,力争有更多农产品进入“湖北十大名牌”和“中国名牌”行列,不断提高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五月份前后,将在全市开展“襄阳市十大农产品品牌”评选活动,以此扩大我市农产品的知名度。各地要早准备、早宣传、早组织,争取脱颖而出一批精品。要抓好农产品产销对接。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两手抓的办法,加强市场信息引导和服务,依靠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农产品内销外贸,促进流通销售。继续抓好农产品会展经济,组织多种形式的各类展销会、产品推介会和农产品交易会、对接会,促进产销对接。推动落实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降低农产品运销成本,努力促进农产品价格稳定在合理水平,切实解决好农产品区域性、结构性、阶段性滞销问题。

    四、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能力

    要抓住机遇,加强部门自身建设首先,要积极争取,完善体系。农业工作面临的良好机遇是政策,农业部门面临的良好机遇则是国家加大了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力度,要建设完善公益性的、覆盖乡镇的农技推广体系、动植物检疫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积极争取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支持,积极争取中央、省项目支持,尽快明确职责、健全队伍、完善机制、保障经费,加快农业部门的硬件建设和网络体系建设。其二,要加强调研,当好参谋。调研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当前,全市农业正处在一个新的起点,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也有许多新经验、新举措。要把调研作为部门工作要责,靠有力的参谋,争取领导支持,提升部门形象,提高工作地位。要加强对基层情况、基本数据、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做到情况明、底数清、数据准,不断强化业务基础工作。其三,要整合资源,信息共享。要把农情信息作为参谋服务的重要抓手,各级各单位要由分管领导主抓农情信息工作,确定一名农情信息员,定期上报农情信息,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及时为领导决策和生产经营提供优质服务。其四,要加强宣传,推介典型。各地发展都有很多好的经验和典型,但我们的宣传力度不够。各地各部门要精心策划,把各地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好的典型宣传出去,进一步提高襄阳农业的地位和良好形象。

    要提高效率,不断创新工作举措。有效的方法是推进工作落实的根本保证。农业工作千头万绪,更需要我们讲究方法,提高效率。一要强化服务意识。强化为基层、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围绕中心工作抓服务,围绕重点、难点和薄弱点抓服务,围绕工作实效抓服务,及时把市场信息、技术信息、价格信息全方位提供给农民,引导和帮助农民发展现代农业、高效农业。二要强化示范引导。把抓好农业示范点建设作为引领面上工作的有效手段,选择有代表性的示范点,逐一明确目标任务,落实领导责任、完成时限和奖惩措施,确保每一个示范点建设能够出经验、出成效,能够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三要强化政策落实。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最持久、最有效的手段还是靠好的政策。要坚决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做到落实不打折扣、不截留走样,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真正让党的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四要强化统筹兼顾。在抓好农业各项工作的同时,还要统筹兼顾,抓好基层党建、工会妇联、安全生产、维护稳定、计划生育、老干部等各项工作。

    要真抓实干,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农业工作中每一件事、每一项工作都非常实在,来不得半点虚假,我们必须始终保持一种务实的作风,踏踏实实,务求实效。一要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对今年各项工作,各级领导要对照目标任务,一项一项上措施,一件一件抓落实。对重大工作要认真抓,抓认真;具体抓,抓具体;反复抓,抓反复。切实做到事事有布置、有督促、有检查,进一步提高工作的实效性。二要加强团结,各司其责。切实增强团结意识,发扬团队精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副职要摆正位置拉好车,自觉维护好一把手的威信,遇事多商量,遇难多帮忙。农业系统每个同志既要能干事又要会共事,同志之间多补台、不拆台,多配合、不计较,多沟通、不挑剔,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真正做到合心、合力、合拍。三要廉洁自律,干净干事。干部是一个高风险职业,我们每个农业人都要不断增强廉洁自律意识,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始终做到警钟长鸣、洁身自好,干干净净干事,一定做个好人,坚决不当坏人。要健全项目监督管理机制,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

    同志们,做好2009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关键在于开好局,起好步。今年,全市农业工作面临的形势极为特殊,任务十分繁重。全市农业部门一定要保持高度警醒,牢固树立抗大灾、保增收、保发展的思想,从落实好当前抗灾田管、科技春播、调整增收、转移就业、项目强农、信息服务、打假护农的各项措施入手,奋力开创农业和农业部门工作的新局面,全面完成好今年农业各项任务,为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编辑:管理员)